ddddd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看武夷
《福建通讯》:清风化雨润廉心
2018-03-02 09:30:16  来源:福建通讯  责任编辑:王俊杰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如何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尚德崇廉的元素,使其在教育党员干部、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近年来,武夷山市创新廉政教育思路,充分挖掘、转化、运用本土文化资源,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全面从严治党之中,打造出以朱子家规家训、苏区革命历史、武夷茶乡文化为主题的独具特色的廉政文化品牌,通过搭载文化的载体,让廉政文化以清风化雨滋润广大党员干部的心。

朱子故里传家风

“君之所贵者,仁也;臣之所贵者,忠也……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在武夷山市五夫镇朱子家规家训纪念馆内,一块古朴的屏风上苍劲有力地镌刻着《朱子家训》全文。

朱熹,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曾在武夷山从学、著述、授徒、生活50余年,留下了灿烂的文化瑰宝。朱子学说不仅极大地影响了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而且跨越国界,传播到了东南亚及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其所作《朱子家训》,寥寥317个字,被译成英、德文字流传海外,是迄今为止我国第一个姓氏家训走出国门的家教智慧。作为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和孔子一样,朱熹的思想也给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修身处世带来了“源头活水”。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风是依规治党、以德治党的重要环节,是抵御腐败的“防火墙”。“从近年查处的违纪案件看,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之所以落入深渊,与其家风不正、家教不严有很大的关系。树立清正廉洁的好家风,是每一名党员干部的必修课。”武夷山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察委副主任陈烈说。

近年来,武夷山市依托朱子故里的文化优势,深入挖掘其学说中振纲肃纪的为政之德和家规家训中立德修身的文化内涵,将其与党员领导干部的要求相结合,编辑出版了《朱子文化简明读本》、《读者看朱熹》等书籍,组织拍摄了《紫阳高照家训流芳》、《朱熹:落落三百余文 千古“治家之经”》 及《朱子清廉为官》专题片,让广大党员干部更为直观地了解朱子文化中“仁、义、礼、智、信”的做人准则和修身立世、治家教子、从政为官的深刻内涵,引导党员干部牢记纪律规矩、自觉立德修身。

2016年,武夷山市主动联系有关保护机构及朱子宗亲联谊机构,在五夫镇紫阳楼中建设了朱子家规家训纪念馆,对朱子家规家训进行集中展示和详细阐述,投资兴建、修缮了朱子文化广场、武夷精舍、大夫第、朱子社仓等朱子文化遗迹,以朱子的故事、名言、词句为主要内容,让党员干部在感悟朱子文化的同时从中受到教育和熏陶。武夷山市还把朱子家规家训融入到学校教学之中,让明礼知耻、崇德向善的正能量根植于幼小心灵。

“延续和弘扬中华民族的‘家国’文化,我们更要吐故纳新、与时俱进,涵养新时代的良好家风。”武夷山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察委主任涂桦忠说。2016年6月,武夷山市纪委、武夷山市妇联联合开展以“树清廉家风,立崇廉家规”为主题的党员干部好家风建设活动,通过发放好家风倡议书、组织参观家风家训馆、举办家规家训书法展、主题演讲等活动引导党员干部自觉修身齐家,以良好家风促进党员干部好作风的形成。

红色苏区筑忠魂

“这是当年方志敏手书的‘中国红军万岁’标语和苏区精神标语。在方志敏的领导下,根据地广大军民在对敌斗争、根据地建设,苏区党建上都有许多新举措。尤其是他制定了苏区《共产党员守则二十二条》,其中第十九条‘不得贪污’:‘吃铜打夹账’,只有请他滚出去。这对当时党员的信仰、纪律都起重要规范作用。”近日,武夷山市卫计局40多名党员干部来到被誉为闽北“红色首府”的洋庄乡大安村,聆听革命先辈的故事。

“这次学习是我们局里民主生活会的一个特殊部分,我们希望通过追忆红色记忆,大家都来感受老革命一辈们的高风亮节,从而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和扎实的工作作风,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参观后,武夷山市卫计局党委书记、局长彭群富介绍道。

武夷山,不仅是风景秀丽的“绿水青山”,更是写满光荣历史的“红色”热土。这里是闽浙赣革命重要策源地,诞生了闽北第一支工农红军,并迎来了福建解放的第一缕阳光……长期的革命斗争在武夷山留下了100余处红色遗迹。2009年5月,武夷山市向中央党史研究室申报了“中央苏区县”,成为闽北最早申报并被确认的苏区县。

为不负历史的馈赠,传承红色文化,近年来,武夷山市大力整合革命事件遗址、活动遗址、名人故居纪念馆等资源,并利用这些平台,开展系列化、常态化的革命教育活动,用红色文化引领人、教育人、鼓舞人。2017年6月,在全市党员干部中开展“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合格党员”主题活动,以党章党规专题讲座、演讲比赛等形式,促进党员干部自觉加强党性修养;2017年9月,开展“我讲我的入党故事”主题活动,广大党员通过讲述自己的入党故事,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

当年红旗不倒,而今传统不丢。“这是我第四次参观大安革命教育基地,每次来都是一次新的洗礼,都有不同的领悟。”武夷山吴屯乡纪委书记张萍说。每年七一、国庆、公祭日等纪念日前后,来这些教育基地参观学习、重温入党誓词的党员、干部络绎不绝。

此外,武夷山市还把革命传统教育与弘扬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搜集整理方志敏等革命英烈的史料故事,组织制作了《直指武夷山下》、《血染的丰碑—纪念上梅暴动80周年纪实》《上梅记忆》《寻找红色的记忆—大安》等宣传片,编印了《武夷山红色文化故事集》和《闽北红色首府——大安》教育丛书,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辅助教材。

“摆茶”桌上话廉洁

在茶乡武夷山北部的吴屯乡红园古村落有个流传百年的摆茶习俗。所谓摆茶,就是大家三五成群相约在一起,边喝茶,边议事,家事国事天下事,身边新人新事,无所不谈。摆茶习俗还衍生出一种特殊的“功效”——亲友、邻里之间有什么矛盾纠葛,经过茶席间相商,竟能得到和解。

年过八旬的徐树芹老人曾是吴屯乡医。她说,早年红园村曾发生过村主干违规参与砍伐林木的案件,当事人受到了党纪和国法的处理。后来,徐树芹老人经常利用摆茶的机会,教育、警示年轻人特别是历届村干部,要以此为前车之鉴。20多年来红园村再未发生村干部违纪违法事件,红园村也被武夷山市纪委评为廉政文化建设示范村。

随着脱贫攻坚步伐加快,红园村危房改造等各类扶贫项目多、资金量大,红园村支部书记汪必祥就请村里德高望重的老者及村干部来家里摆茶聊天,给干部们“咬咬耳朵、扯扯袖子”,推动村里和谐发展,立起风清气正的标杆。

“红园村通过摆茶习俗化解小矛盾,传播正能量,整个村庄民风纯朴。这也启发我们在提醒教育党员干部的方式方法上应有所创新。”武夷山市纪委副书记、市监察委副主任陈烈说。

2016年11月,武夷山市纪委借鉴摆茶模式开设了“清风茶室”。在这里,请喝茶的是纪委工作人员,来喝茶的是党员干部,主要用于了解工作,咬耳扯袖的日常提醒谈话。

“一张桌子,四把椅子,一壶清茶,布置很简单,但很有仪式感,也有种压力感。”这是武夷山市直某单位“一把手”对清风茶室的第一印象。在很多人看来,被纪委请“喝茶”是一件神秘且不光彩的事情。针对轻微的问题,武夷山市纪委希望通过坐下来喝茶聊天,营造轻松的氛围,让对方放下包袱,把问题说清说透。

“以前说要去纪委,总是有点忐忑不安,现在在清风茶室里谈话,人很容易放松下来,也能更好地审视自己存在的问题。喝完一壶茶,很多问题都说清楚想明白了。”近日,因对下属监管不到位,被约谈的武夷山市行政执法局度假区大队负责人这样评价清风茶室。

党员干部在“清风茶室”中喝的,何尝不是一杯“下火醒脑”的茶?

近年来,武夷山市挖掘廉政文化建设内涵,开展特色廉政文化教育,取得积极效果。2017年5月,南平市纪委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推进会在武夷山召开,来自闽北各县市的宣教工作者到大安革命教育基地调研学习,受到深刻启发。2017年9月,福建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刘学新先后到武夷山市五夫镇朱子家规家训纪念馆和兴田城村德育基地参观,对武夷山市利用乡土特色资源,让廉政文化成为党风政风建设的重要载体予以充分肯定。2017年以来,全市已开展廉政教育活动1800多场次,148个单位6800名党员干部接受了廉政教育。今后,武夷山市作为福建省乃至全国旅游的重要窗口还将持续发力,用心、用功、用劲推动廉政文化建设,让廉政文化入心入脑,深扎武夷沃土。(熊慎端 熊 婧)

 

[更多]武夷资讯
[更多]专题报道
[更多]一带一路
[更多]清新武夷
[更多]魅力武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