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ddd
当前位置:首页 > 武夷山资讯
医者仁心 ——记“福建省先进工作者”林清飞
2018-05-04 08:43:00  来源:武夷山新闻网  责任编辑:王俊杰  

为此他们从思想上着手,抓住全国掀起的创先争优机会,树立典型,开展爱岗敬业教育,鼓励先进,学习先进,赶超先进,引导积极向上的崭新精神面貌。引导大家正确看待自己的职业,树立职业理想和追求,以及职业信仰,医疗事业救死扶伤的特点,是社会所需求的,让大家有一种光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正确看待目前的医疗环境。还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人才的培养,关心他们,尽量提高他们的生活待遇,鼓励医护人员自修自学、撰写论文,并选送优秀人员外出进修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医院,医务人员业务技术起着关键作用,因此作为科教科的分管领导,林清飞还积极推动、组织全院医务人员的业务学习,以及组织轮转人员住院医师主治医师等各层次人员竞赛,提高基本操作及理论知积水平,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为武夷山人民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同时减少医患纠纷,改善医患关系,医务人员工作热情也更高。

在工作中奉献成长

林清飞1993年参加工作,2000年进修回来,基本确立了专业方向为心血管内科。

心血管内科是个急危重症最多的专业,急到几分钟决定一个人的生死。近年来,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明显上升,与欧美70年代相仿,高血压,冠心病等增多。工作中,林清飞考虑到地处基层,没有大医院的设备人才优势,首先应该解决危及生命的疾病,因此,早期选择从急性心肌梗死及严重心律失常入手,因为这些病随时可能让生命消失,而医院以往这方面很落后,只要一诊断心肌梗死,十有八九就是死。林清飞利用进修学到的知识,积极开展溶栓疗法。刚开始因为医院医生对这个疗法不了解,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适应症掌握不好,常常有这种病人时都是打电话叫他,有时在下半夜,有时在吃饭时,只要有电话,他随叫随到,除了正常上班外,还要加班加点参加各种抢救,经过多年的努力,一是填补了医院溶栓救治方面的空白,二是使该疗法得到了普及,现在连年轻的医师都掌握了这一疗法,只要有这种病人基本程序都很清楚,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会叫他。在严重心律失常方面,医院以前象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等类似病人,都只有转院,增加了病人负担,再者有些病人来不及转院的便有了生命危险。针对这种情况,林清飞在医院率先开展了心脏临时起搏器和永久单腔起搏器的安置手术,填补了医院这方面的空白,解决了病人辗转求医的痛苦,降低了这类疾病的死亡率。

抓住时机促进医院心血管专业的发展。2013年日本留学回国后,考虑到医院心血管方面已经购置了128排CT,DSA血管造影机,基本满足心内开展介入的要求,以及刚搬迁新院,病房条件好。在医院的支持下,林清飞年底提出建立心血管内科单独病房,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分科后从规范诊疗常规着手,例如对心肌梗死病人进行危险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将病人分层,进行不同管理,以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预后,对心房纤颤的病人,进行中风危险评分,然后根据评分结果,决定抗栓的策略,这些做法无疑明显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同时减少不良事件发生,规范医务人员的行为。冠脉介入治疗是心血管病治疗的有力手段,利用医院已经有DSA设备,外派人员进修,同时请上级专家到院指导,组成介入团队,成立导管室。一年多来,开展各类介入手术近200台,填补武夷山市立医院及闽北县市级医院多项空白,如冠脉造影,支架置入术,静脉滤网置入术,下肢动脉造影支架置入术等,多个项目已达市级三甲水平。良好的医疗技术是患者健康的保证,因此,林清飞还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学术活动,加强科内人员医疗业务学习,强化各种基本操作和仪器使用,强化各种医疗文书的书写,坚持“四合理”原则,即合理诊断、合理治疗、合理检查、合理收费,严格用药指征,做到用药、改药、停药有依据,有记录,手术病人坚持术前讨论,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经过努力全科医疗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改进,没有发生医疗事故。

[更多]武夷资讯
[更多]专题报道
[更多]一带一路
[更多]清新武夷
[更多]魅力武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