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ddd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看武夷>
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武夷山市
2018-08-30 08:51:43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王俊杰  

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一年四季游人如织。人们饮一杯大红袍聚天地灵气,在草木之间追寻朱熹的足迹,听丹山碧水讲述千年的传奇。


武夷山集山水奇境、思想文化、繁华集镇、田园风光于一体,是人与自然和谐、“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人文生态景观杰出代表。当四方游客惊艳于武夷山水奇绝和茶香悠远,却少有人熟知它也是在闽北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历史中占有一席重要地位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悠悠历史长河为当今的武夷山市遗留下丰富的文化遗产,最具代表性的包括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共84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1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2处,传统村落14处,国家及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74处,不可移动文物380余处,古树名木3540余株,非物质文化遗产38项以及广泛分布于村镇乡间的大量历史建筑和传统民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国家高度重视武夷山地区的生态资源和文化遗产保护,将武夷山脉北段即今武夷山范围内的原始森林列为禁建区加强保护,并在武夷山的西部和东部,先后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文物保护单位,同时设立保护机构。


在上级的关心和支持下,武夷山市历届政府积极开展大量的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通过建立科研实验区、生物研究中心、武夷山文化研究中心等机构加强对武夷山生物多样性、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并先后于1973年、1982年和1987年进行了3次大规模的文物普查工作。1999年武夷山市获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2000年6月,武夷山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暂行规定》。2001年福建省人民政府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福建省保护武夷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条例(草案)》,标志着武夷山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全面进入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的历史新阶段。

1  2  


[更多]武夷资讯
[更多]专题报道
[更多]一带一路
[更多]清新武夷
[更多]魅力武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