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ddd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看武夷>
武夷山吴屯乡创新方式开展人居环境整治
2019-05-14 10:06:07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王俊杰  

位于武夷山市吴屯乡北部的红园村,全村有7个自然村、近600人。立夏时节,这儿处处冒着青竹,时时焕发芬芳。放眼望去,天蓝、水清、岸绿,地上看不到垃圾,河水清澈见底,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10日一大早,下山自然村的余培义就在邻居家的房前屋后打扫卫生。只见他撸起袖子,一会儿在门前规整木柴,一会儿在屋后拔除杂草,直到一切都整整齐齐时,他才提起扫帚和簸箕朝着下一户人家走去。


下山自然村是红园村的中心村。去年,吴屯乡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余培义是村里第一个反对拆除旱厕的人,后来,他也是第一个主动拆除的人。不仅如此,他还参加了全村的保洁工作。


余培义思想认识的转变从何而来?


去年,村两委做余培义的思想工作,他总是说“把旱厕拆了,我种菜去哪挑肥?”事实上,当时整个红园村世代务农的村民都不愿意主动拆除旱厕。


村两委率先垂范,入户宣传,效果不太理想。老百姓不管不顾,一旁观望。怎么办?既要统筹兼顾农村田园风貌保护和环境整治,注重乡土味道,又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吴屯乡党委政府想到了用传统民俗引领社会风尚的好办法。


红园村自元代起就有摆茶习俗。过去,村里的男人们下田干活,妇女做完家务,就三五成群坐在一起喝茶。席间,一些矛盾纠纷通过喝茶聊天,往往能得到妥善解决。


“我们成立了摆茶协会,环境整治中遇到纠纷,就通过这种民间组织去协调解决。”红园村支书、村主任余绍兴介绍说。


在摆茶协会的努力推动下,眼下的下山自然村全村都参与到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中去,每户包干十天保洁工作,最近刚好轮到了余培义。


“村民都会有比较心理,环境改善后,谁家的门前有垃圾,自己都会不好意思。”红园村摆茶协会特邀顾问祝树芹说。


“摆茶”之于红园,可谓意义重大。一方面,依托摆茶协会,村里成立了村两委、摆茶协会联动工作机制,制定村规民约,将全村7个自然村划分为7个责任片区,每户十天常态化整治辖区内环境卫生,由村两委和摆茶协会共同监督治理成效,引领村民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另一方面,在人情化管理的基础上,增加人性化服务。由乡里统筹资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完善,加速补齐环境短板,先后投入30多万元,实施“厕所革命”,因地制宜修建生态厕所,改善村子环境形象,对自觉拆除旱厕、主动参与保洁的村民给予适当奖励。


吴屯在人居环境整治中突出乡、村两级村民的地位,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红园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吴屯乡乡长兰智权说:“人居环境整治,就是要让老百姓都参与进来,使他们的思想同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保持一致,同频共振。”据介绍,吴屯乡制定了人居环境整治乡村考评办法,每月开展督查;每年投入近20万元,将垃圾清运任务承包给责任心强的本地居民管理。同时,每周组织乡村干部清洁卫生、入户宣传;实施“三长”制,由村主任担任街长、河段长、路长全方位、无死角确保垃圾不落地。


对于建立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兰智权有着自己的思考:“吴屯乡正努力将‘小摆茶’演绎为‘大摆茶’,简化传统摆茶的一些繁文缛节,以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长效机制在全乡推广,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实效。”(徐大崇 林跃新)

[更多]武夷资讯
[更多]专题报道
[更多]一带一路
[更多]清新武夷
[更多]魅力武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