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红烧鸭子,一碗红烧猪肉,一盘泥鳅炒青椒,还有一碗墨鱼烧粉丝、一碗毛豆炒青椒、一碗青椒炒咸菜,六道令人胃口大开的菜,加上木饭甑里的捞饭和盆里的稀饭腾腾香气,即使还不饿,来到这里也会食欲顿开,吃上几碗。
日前,笔者来到距县城50多公里,距乡所在地2.5公里的光泽县李坊乡后杉村东塅自然村时,这里的24位留守老人,正有说有笑地围成3桌在共享这样的午餐。77岁的杨正生有“喝几口”的习惯,还自带白酒和几位老友边品小酒边谈论着幸福感。 后杉属偏远山村,共3个村民小组、123户、546口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72人,除18位老人随子女进城外,村里还有54位为留守老人。“留守老人,‘吃穿花’不愁,就是平时办事、头疼脑热、交流缺平台,是他们的共同的难题。”后杉村党支部书记兼主任元应龙说。 有此认识,便有所行动。后杉村先后建起了“老年人活动中心”、“幸福院”,建立了“留守老人党员全程代办制度,”组建了“服务留守老人志愿者队伍 ”,让留守老人难事有人代办,生病有人关照,孤独有人排除,这次在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又在全县率先办起了留守老人午餐食堂。 “留守老人午餐食堂”,本着就近便利原则分别设在本后杉和东塅两个“幸福院”里,按每人10元钱伙食标准,隔日轮流办伙食,规定每餐上3荤3素6道菜,开饭时间为中午12点,吃一餐饭玩一天,煮饭人在老人中推选,燃料由有劳动能力的老人自带,食材由村里指定的党员干部根据老人需要采购。 “免费午餐”往表面看,是全村老人像吃喜酒般聚在一起吃饭、过生日和老年节等节日;往内里看,是关爱留守老人的一着妙棋。每天负责给行动不便老人送饭的共产党员留守老人元宗和说:“一餐午饭既能聚大家于一堂各取所乐,还能及时掌握老人的心身健康情况,以便及时提供服务,给老人以‘亲人在身边’的温暖”。 “免费午餐”不失为“居家养老”的好平台和抓手,愿“免费午餐”吃了上餐,一直有下餐!(邱盛林 彭倩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