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ddd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武夷>
光辉历程--武夷山党组织的演变与发展
2021-07-12 10:17:02 罗永胜 张金锭 方晓萍 来源:武夷山报  责任编辑:翁林禾  

武夷山(原崇安县)党组织诞生至今,已走过94年的光辉历程,经历了大革命后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五个阶段:

(一)1927年7月建立中共崇安特别支部到1928年1月成立中共崇安县委

早在1927年7月,中共中央派遣时任党中央秘书的陈昭礼,偕徐履峻、潘超人等人来武夷山建立了中共崇安特别支部,隶属于党中央,使武夷山成为福建省较早建立党组织的县份之一。

1928年1月,为了顺利开展土地革命,中共福建临时省委决定将中共崇安特别支部发展为县委,书记徐履峻,组织委员董涵球,宣传委员安宇。县委下辖9个党支部,全县党员100多人。同年3月,成立共青团崇安县委,董涵球改任团县委书记,由陈耿接任中共崇安县委组织委员。

1928年10月,以徐履峻为书记的崇安县委领导了第一次上梅农民武装暴动。因暴动失利,徐履峻壮烈牺牲。1929年1月,陈耿接任县委书记,成功领导了第二次上梅农民武装暴动,为创建闽北革命根据地迈出了坚实一步。同年10月,由陈耿领导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55团,创建了闽北第一支工农红军。1930年5月,崇安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创建了闽北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府。

(二)1930年10月成立中共崇安县行动委员会到1931年1月恢复中共崇安县委

1930年7月,在李立三“左”倾错误路线影响下,福建省委特派员邱泮林到达崇安,传达党中央关于闽北苏区与赣东北苏区合并,调崇安红军到赣东北苏区组建红10军攻打大城市,以及福建省委关于党、团、工会合并成立行动委员会的决定。10月初,赣东北特委派饶功美到崇安,正式成立中共崇安县行动委员会,书记饶功美,下辖的18个区委合并为8个中心区委。

由于崇安苏区的调整,红军的调离,加之崇安党组织和军队主要领导人陈耿等被调离崇安,领导力量受到削弱,在敌人重兵“围剿”下,崇安大片土地丧失。到年底,以崇安为中心的闽北几乎被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所断送。这是崇安和闽北党组织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教训。这年11月,中共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传达到赣东北,赣东北特委决定取消崇安行委,恢复党团组织,饶功美调回赣东北。

1931年1月,中共崇安县委恢复,书记邹福,隶属闽北分区委。原下辖8个中心区委调整为11个区委。

1932年春,在崇安与浦城边界成立了中共浦(城)崇(安)县委,书记祝维垣。崇安北部的齐白、樟村党组织隶属于浦崇县委。

期间,1931年4月和1932年9月,方志敏等先后两次率领红10军到崇安和闽北作战,推动了闽北苏区的迅速发展。1932年到1933年闽北苏区进入全盛时期,党员人数发展到1900多,是闽北发展史上的最好时期,闽北苏维埃政府也从大安迁到县城。崇安苏区成为闽浙赣苏区重要组成部分,一度为中央苏区一部分。

(三)1935年2月成立中共崇安中心县委到1936年7月恢复中共崇安县委

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开始长征,国民党调集10万重兵,围攻以崇安为中心的闽北苏区。1935年1月,闽北分区党政机关撤出大安,崇安进入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时期。

这年2月,为了加强对隶属闽北管辖的上饶、广丰、铅山边界党组织的领导,闽北分区委决定成立中共崇安中心县委,书记曾昭铭,下辖11个区委调整为8个区委。

期间,在崇安与建阳边界,成立了中共西南战区委员会,书记汪林兴,后为左丰美。崇安西南部的星村、曹墩、黎源等区委,隶属于西南战区委员会。

1936年7月,根据游击战争发展需要,闽北分区委决定,取消崇安中心县委,恢复崇安县委,书记汪林兴(兼),下辖8个区委不变。

1937年7月到1941年3月,中共闽赣省委、闽浙赣特委、新四军三支队崇安留守处、福建省委等机关先后设在崇安坑口的村头村。1939年7月,中共福建省首届党代会在村头绿村洋山上召开,选举出席党的“七大”代表,产生了以曾镜冰为书记的福建省委。期间,坑口基本地区被誉为“红色都城”。

在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崇安县委坚决贯彻执行闽北地委的部署,领导全县党组织在崇安和闽赣边界坚持斗争。

1947年10月,根据城市对敌工作需要,成立中共崇安城工部支部,书记朱宗汉,隶属闽北地委城工部。

(四)1948年2月成立中共上广崇、浦水崇两个工委到1948年5月改称中共上广崇、上铅崇、崇铅三个地区

1948年2月,崇安县委书记熊明福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后,县委停止了活动。为了适应闽赣边斗争需要,闽北地委决定崇安境内党组织,以及浦城、上饶、广丰、铅山等与崇安交界的党组织分别成立两个工委,统一领导闽赣边的革命斗争:

(1)中共上(饶)广(丰)崇(安)浦(城)工委,书记王文波(兼)。

(2)中共浦(城)水(吉)崇(安)工委,书记杨石。

这年5月,根据闽赣边斗争发展需要,将上述两个工委重新划分成立三个地区。

(1)中共上(饶)广(丰)崇(安)地区,负责人王文波(兼)。

(2)中共上(饶)铅(山)崇(安)地区,负责人程胜福。

(3)中共崇(安)铅(山)地区,负责人杨石、翁赫贵。

期间,崇安地方党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和省委的指示,坚持革命斗争,直到1949年5月9日崇安解放。

(五)1949年8月成立中共崇安县委到1989年8月成立中共武夷山市委

1949年8月20日,华东局派遣的南下干部长江支队第二支队第五中队到达崇安。25日中共崇安县委宣布成立,书记李生堂,下辖5个区分委,全县有党员85人。

从1949年8月成立中共崇安县委到1989年8月县改市,成立中共武夷山市委以来,武夷山县(市)委书记前后更易26任:李生堂、任璜、王文波、张显仁、曹进贤、康通鑑、左丰美、李新文、李怀德、王一、李泉、刘毅、陈耀华、郑寿炎、赵大炎、刘贤儒、赵守明、金克良、张燮飞、陈祥龙、张建光、郭跃进、梁伟新、林旭阳、江建华、杨青建。

武夷山在94年光荣里程里,县(市)委下辖的基层党组织几经调整和变动,经历了5个阶段:设立区分委;撤区并乡,成立乡(镇)党总支;设立人民公社党委;设立乡(镇)党委;设立乡(镇)、街道党(工)委。

如今,武夷山市有上梅、吴屯、岚谷、洋庄4个乡党委;兴田、星村、五夫3个镇党委;武夷、新丰、崇安3个街道党工委;茶场、综合农场、华侨农场3个党委;45个机关党委(工委);44个党总支,776个党支部,14416名党员。

[更多]武夷资讯
[更多]专题报道
[更多]一带一路
[更多]清新武夷
[更多]魅力武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