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ddd
当前位置:首页 > 武夷山资讯>
从退伍军人到茶企当家人
2021-07-30 10:00:54 李茜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翁林禾  

image.png

原泉在焙茶 肖文凤/摄


“不好意思,昨晚通宵焙茶,一直到快天亮才忙完。”21日,初见原泉时,他的脸上写满了疲惫,天气最热的7、8月份,也是焙茶最忙的时候。熬着酷暑和炭火的双重夹击,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忍受的。

一谈起茶,原泉立刻来了精神,话匣子又打开了,武夷茶,炭火焙,方能彰显岩韵之精华。只有通过火的洗礼,岩茶才能真正褪去山野的青涩,走向真正的成熟,成为一泡名副其实的武夷岩茶。要想炭焙出一泡好茶,必须包括打焙、披灰、上焙、翻焙、试茶、下焙,其中一个步骤都不能少,每一步都是岩茶的必经之路。

“其实,‘烘焙’环节很关键,火功高了,有焦味;火功低了,易返青、变质。”原泉说,焙茶从六七个小时到三四十个小时不等,有些茶焙一次,光翻焙就多达四五十次,焙茶的火点、时间的不同都能带来瞬息万变的口感,所以我们都要通宵蹲守,除了30至50分钟翻焙一次,每半小时还要试一次口感。

作为武夷山金袍冠生态茶业有限公司的总经理,1993年出生的原泉,已经是一名有着5年从军经历的退伍“老兵”了。2011年,原泉入伍,在部队,他多次获得嘉奖,被授予优秀士官称号。2016年,原泉光荣退伍返乡。

“退伍后我也有过一段迷茫,就在我回到武夷山,看到熟悉的茶山时,心中总算是有了答案。” 穿上军装,保家卫国;脱下军装,又与绿色结缘。谈及退伍后选择做茶叶的原因时,原泉用“命中注定”四个字概括了自己的选择。

生在茶山,长在茶乡的他,转业不转志,毅然决然地投身到茶叶事业中。

说干就干,他开始跟随茶厂的老师傅学习传统制茶技艺。“刚学做茶的时候,体力完全跟不上,凡是做过茶的人,都深谙做茶的个中滋味,那是千言万语也道不尽的苦。”尽管忆起的是曾经的“苦日子”,但原泉的脸上却显露出阵阵自豪,一季茶至少耗时20天,上半夜做青,下半夜炒青揉茶,通宵是家常便饭。岩茶的工艺最为繁琐,30多道工艺,都存在很大的变数,诸如天气、加工环境、做茶手法等因素都会影响品质的形成。

采摘、开筛、摇青、炭焙、……每一道工序都有自己的门道,围绕这一片小小的叶子,原泉不断给自己“找事儿”。

脚上有泥土,手上有茶香。从实践中摸索积累,原泉的制茶技艺越来越熟练。摸透了技术,原泉又开始跑销售。

“刚开始做茶叶生意,手头资金不多,人脉不广。”原泉回忆道,当时,心里挺忐忑的。但是,曾经的军旅生涯,军人的热血早已融进原泉的骨子里,铸就了他顽强不服输的品质。军营生活,对他而言是一次特殊的成长,更是人生路上的基石。“困难面前无军人,军人面前无困难”这句军营口号时刻激励着原泉向新的阵地发起冲锋。

对市场、对客户,原泉有一套自己的商业哲学,他一直都把“以诚待人,以心换心”作为原则,凭借着个人诚信的品质结交了很多朋友,积累了人脉。

“那时候遇到特别喜欢岩茶的朋友,我就请他喝自家的茶,碰到一些懂茶的朋友就会一起审评、斗茶;不懂茶的,我就给他们普及岩茶知识。”原泉说,“后来,这些朋友大部分都变成了我的客户,而且自发地帮我推荐、宣传我的品牌。”

可以说,在市场开拓期,原泉用了一个比较慢,但也是最有效的办法: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不遗余力地宣传武夷茶文化,用品质打动消费者。

从曾经的 “小学徒”到现在的“小老板”,原泉说,他还有很多事要做,希望让更多的人喝到正宗的武夷岩茶。

“军人的称号是我一生的荣耀,从军生涯锻炼了我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品质,是我一生的宝贵财富,我将带着这些财富在茶叶传承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在人生的另一个战场践行参军报国的初心。”一朝从军路,一世家国情。褪下军装,穿上工作装,改变的是制服的颜色,不变的是一颗对茶的初心。 

[更多]武夷资讯
[更多]专题报道
[更多]一带一路
[更多]清新武夷
[更多]魅力武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