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月25日凌晨三点,武夷山市立医院检验科PCR实验室内灯火通明,检验人员们依旧“全副武装”,进行着核酸检测工作。 作为武夷山市唯一一家综合性二级医院的PCR负压实验室,它承担着该市绝大部分的核酸检测任务。从日常核酸检测到大规模核酸筛查,从发热门诊患者、新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隔离点管控人员等“应检尽检”重点人群,到抵达武夷山的游客等“愿检尽检”人群,市内各个采样点的咽拭子标本源源不断地送到这里。 “虽然一次咽拭子采样仅需简短一分钟,但核酸检测的操作环节繁琐复杂,很多步骤无法省时,必须手动完成。从加样到核酸提取、上机扩增再到出结果,最快也要耗时4个小时。”PCR实验室的检验人员李秀珠说,在负压密闭的工作环境里,必须身着二级防护装备,不仅需要克服无法进食、喝水和上厕所的困难,而且时常感觉呼吸不畅、疲惫不适。在距离病毒最近的危险工作环境中,他们一待就是6个小时,而像这样的工作状态,他们已经坚持了近两年。 如果把医护人员称作防疫“战士”,新冠病毒核酸采样、检验人员无疑是一线“排雷兵”。该实验室包括临时抽调人员仅有18人,在满负荷运转的情况下,每日最大检测量为3000管。而近日开展的开学前及返校后核酸检测工作,更是时间紧、任务重,最高日检测量达3383管。“样本多、时间紧,大家加班加点是常态。”李秀珠说,从正月初七至今,实验室全体人员没有休息过一天,始终处于连轴转状态。 “为确保快速准确地出具检验报告,保障返校开学工作平稳有序推进,我们实验室开启人、机24小时不停歇的‘白+黑’‘五+二’模式,每天‘四班倒’进行检测。”检验科主任廖理镜告诉记者,由于人手严重不足,每天都有一个班次的人员必须轮岗两次,工作时间长达12小时。他们只能在两个班次的间隔期间,争分夺秒地补充体能,然后继续投入新一轮的工作中。 据悉,2月7日至24日,武夷山市立医院检验科累计完成“10合1”混检病毒采样管检测30957管,相当于超额完成一次武夷山全市人口核酸检测,为武夷山市疫情防控筑牢一道安全防线。 (林李冰 占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