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ddd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武夷>
朱子与“灵泉”井之缘
2022-03-17 09:11:14  来源:武夷山报  责任编辑:王俊杰  

五夫古镇紫阳楼南侧,有一口宋代石砌井泉,井旁石壁上有朱子题刻“灵泉”二字,民间相传原名“飞龙泉”。井内泉水冬暖夏凉,源源不断,终年不涸,清冽甘甜,既是紫阳楼的主要水源,也是附近邻居们的生活用水。

绍兴十三年(1143),14岁的朱子遵父遗嘱,前往崇安五夫里投靠武夷三先生(刘子翚、胡宪、刘勉之),随后被安排在刘家创办的屏山书院就学,进入求学问道的正途。朱子在紫阳楼居住、学习、讲学近50年。

朱子在五夫求学短短几年,在学业上有极大的进步。原来,他在读书时常到书院旁的井泉饮水,发现泉水口味甘甜。困惑迷糊之时,喝点泉水头脑就能清醒。特别要作诗时,来到井边喝上几口,顿感文思泉涌。尔后在紫阳楼至井泉这四五十丈长的鹅卵石小路上踱步。朱子在《观书有感》中吟道,“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其灵感就来源于井泉。

19岁的朱子高中进士后,大赞井泉之灵气,春风得意之余遂提笔在泉眼旁的石壁上题刻“灵泉”二字。朱子在《井泉》吟道:“山高泽气通,石宝飞灵液。默料谷中云,多应从此出。”再次深情地状“井”表意,也隐喻自己有发展的机会,决心“从此出”成就一方事业。

“其水,用山水上”。深懂茶道的朱子,常取用“灵泉”之水沏武夷岩茶,在讲学论道之余,与弟子一块吃茶。弟子们津津乐道:灵泉沏茶,幽香如兰,回味甘甜。此时,他就用武夷岩茶先苦后甘的特征,深入浅出地讲述人生哲理。在《朱子语类》中,记载着朱子对其高徒林夔孙讲过的一段话:人生“始于忧勤,终于逸乐,理而后和”之素位而行、先苦后甜的道理。

朱子在宾朋聚首时,也是粗茶淡饭,以茶代酒。他用灵泉煮的岩茶味更真,齿颊留香,圆润如诗,别具风味,朋友无不赞叹。一壶茶水的待客之道,也体现了朱子“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风范,和从不奢侈铺张的“衣取遮体,食取充腹”勤俭治家思想。

“旱涝不盈涸,风摇亦不浊”,水清如镜的灵泉,给了朱子深深的启迪:“吾一名当朝进士,以后为官,一定要像这灵泉水,‘颠波不失志,贫贱亦清廉’。”朱子一生为官清廉,为百姓做了许多实事。即使身患重病,仍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周易参同契》考异和《楚辞后语》六卷、《楚辞辩证》二卷及《楚辞集注》。生命不息,“残编”不止。

“灵泉”,从石罅间淙淙涌出,灵泉倚重他,他不辜负灵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朱子,在李侗的引导之下,成长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代儒宗。他永远不会忘记自己吃着“半亩方塘”周边稻田的米,喝着“灵泉”的水成长的。朱子晚年回忆五夫旧居时,在《怀潭溪旧居》诗里写道:

忆往潭溪四十年,好峰无数列窗前。

虽非水抱山环地,却是冬暖夏冷天。

绕舍扶疏千个竹,傍崖寒冽一泓泉。

谁教失计东迁谬,惫卧西窗日满川。

其中“傍崖寒冽一泓泉”指的就是灵泉,其怀念思绪跃然纸上。后来,在五夫当地,灵泉也被叫为“聪明泉”,让人们来到这儿都争相喝一口聪明泉,期望着自己变得聪慧不凡起来。

2016年1月,流淌千年的灵泉被公布为武夷山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阅读
    [更多]武夷资讯
    [更多]专题报道
    [更多]一带一路
    [更多]清新武夷
    [更多]魅力武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