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ddd
当前位置:首页 > 福建新闻>
“世遗之城”泉州保护利用开启“加速度”
2022-06-24 09:24:25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王俊杰  

东南网6月2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黄娜玲 颜福州)保护,是延续文化“根”与“魂”的基础。近年来,泉州市始终坚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探索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传承新模式,持续推动传统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取得了明显成效。

守正创新

刺桐古城保护开启“加速度”

从时光深处走来的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市一街、一巷、一砖、一瓦,都沉淀着历史的记忆,折射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变迁,是当地人的珍贵记忆,更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文化符号。泉州市文旅局局长李伯群表示,泉州是世界的古城,活着的古城。近几年在泉州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泉州古城的活化与保护工作正在稳步展开。保护古城,要留住原真的记忆,需要发动更多的人来共同保护我们的古城。面临保护和开发的双重压力,要在活化的同时又保护好古城的文化。

护其貌、铸其魂、扬其颜、显其韵,刺桐古城保护开启“加速度”。近年来,泉州市采用“多维度”保护手段。多点申报,泉州探索建立《“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系列遗产管理规划》等多项遗产保护管理机制,创建多点联合申报世界遗产的全新模式,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利用提供了宝贵经验。专业支撑,致力加强考古能力建设,与中国社科院、北大考古文博学院等国内顶尖级考古专业机构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为遗产保护强化专业支撑。法治保障,先后颁布遗产保护法规4部,并与司法有效衔接,设立海丝史迹保护巡回法庭。全民参与,探索实行“行政+专家+志愿者”的常态化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模式,建立专家库,建立专家咨询制度,建立泉州海丝史迹志愿者服务队,成为中国文物安全志愿者行动福建省试点单位。

“点线面”传承。探索创建以点串线、以线带面的闽南文化生态保护模式,打造全国首个文化生态保护区。点上发力,发挥大师引领带头作用。引导本土非遗大师形成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才梯队。先后建成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目前国内地级市最大综合展示馆),11个县级馆、171个传习所、1000个展示点。线上延伸,完善师徒人才发展链条。面上拓展,推动非遗人才可持续传承。

“活态化”利用。秉承“见人、见物、见生活,留形、留人、留乡愁”的理念,打造活态化利用的样本。下绣花功夫,锚定“一街一特色,一巷一亮点”目标,对29条古街巷进行改造提升。留烟火气息,保留原住民、老习俗、原生态的生活场景,推行“家园共造”,让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活态传承。展文化韵味,打造多处集交流、创作、展示、销售为一体的地方特色产业文化展示馆,让市民和游客不出古城就能感受泉州多元文化之都的韵味。注现代活力,培育搬不走的业态,对闽南特色古厝、南洋风情洋楼、民国老别墅等进行改造提升,引入民宿、咖啡馆、文创店、餐饮店等,打造独具泉州风格的商业业态;策划流动的热点,打造“海丝泉州古城徒步穿越”“润物无声”等品牌活动,吸引大批年轻创意团队入驻,为古城注入新鲜血液,如以当下流行的徒步穿越活动为载体,引导市民游客“沉浸式”体验古城文化魅力,唤醒群众遗产保护自觉。

这些地方的创新实践,通过保护历史建筑的“筋”“骨”“肉”,传承精气神,实现了活化利用和活态传承,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打开了新的思路和空间。

成效显著

打造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泉州模式

2021年7月25日,在福建福州举行的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申报的“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顺利通过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增至56项。

据了解,申遗成功后,中央、省等主流媒体有关原创报道1000多条,网络曝光量超过7亿,对泉州申遗成功经验给予多角度、全方位的持续报道,同程旅行上泉州旅游的关注度环比上涨45%,位居全省首位,一段时间内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焦点,有效激发旅游热度,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能级,也为各地提供有益借鉴。

泉州申遗成功后,建立常态化遗产保护管理机制,推进古街巷、遗产点、文保单位等修复、修缮和提质。天后宫、府文庙保护修缮工程分别获得全国十佳文物修缮项目、全国优秀古迹保护推介项目。金鱼巷微改造工程荣获2019—2020年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设计奖“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创新专项”一等奖,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传承项目荣获二等奖。同时为各地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提供了一套弥足珍贵的泉州模式。

泉州市不断加强遗产保护利用。一是健全保护机制。研究制定《“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系列遗产管理规划》已经市政府常务会通过并报省政府。编制《泉州世界遗产旅游承载力及管理举措专项规划(暂定名称)》。完成泉州世界遗产影响评估、专家咨询、地下文物埋藏区管理、监测运行管理、联合技术审查及联合执法检查等6项制度及泉州世界遗产考古研究计划。完成“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保护状况及决议落实情况报告编制初稿。策划7·25“泉州世界遗产日”纪念活动。按计划有序推进安平桥保护修缮、顺济桥遗址抢险保护工作。二是加强考古能力建设。泉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获得国家文物局考古发掘资质,为全省设区市第一个;第二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评定工作基本结束,全省已基本确定3个遗址正式列入、5个遗址予以立项,其中泉州市晋江金交椅山窑被列入考古遗址公园,南外宗正司考古遗址公园和安溪青阳下草铺冶铁考古遗址予以立项;今年全省共有考古发掘项目7个,泉州市占2个,即市舶司遗址、安溪青阳冶铁遗址第四期考古发掘,下达国家考古发掘经费市舶司遗址270万元,安溪青阳冶铁遗址120万元。三是夯实文物安全基础。新增国保“三防”工程立项14个、保护修缮工程立项10个,数量居全省设区市首位;新上报申请立项20个。提供24项建设用地考古调查勘探技术指导。全力推动泉州市博物馆、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和相关县(市、区)博物馆同步开展线上展览项目和文物助力防疫,丰富群众居家文化体验,推出云赏博物馆、馆藏文物视频、“博物馆的力量”抗疫海报。精心策划组织实施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组织实施了“博物馆的力量 一起向未来”系列活动共55项,发布“探寻世遗·知行泉州——博物馆的力量”15条博物馆研学旅游线路。四是着力加强非遗保护传承。全市新增29家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增量全省第一。开展非遗传承人评估工作,认定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优秀7人、合格30人,省级传承人优秀30人、合格100人。


[更多]武夷资讯
[更多]专题报道
[更多]一带一路
[更多]清新武夷
[更多]魅力武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