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身“五大员” 履职显担当 2022年洋庄乡人大紧紧围绕市、乡两级“重点工作”去定位、谋化基层人大工作,创新履职平台,依托“乡、村”两级人大“民情茶话室”,组织人大代表化身“五员”,活跃在农村一线,展现新时代人大代表新担当,谱写乡镇人大工作新篇章 一是“乡村发展+人大代表调研员”。 围绕吴三地老枞茶产业发展、竹产业发展、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等涉及民生事业和乡村发展内容开展调研,向乡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提出意见建议12条。洋庄乡人大还服务靠前,联系科特派员入村送技、开展民宿插花艺术培训、协调洋庄村立面改造拆迁工作,着力解民忧,促振兴。市、乡两级人大联动,组织代表到正华竹木开展“以竹替塑”调研,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监督作用,督促相关部门服务靠前,有力推动正华竹木企业增资扩产50余亩土地征迁工作。 二是“项目建设+人大代表监督员”。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洋庄乡人大将监督工作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乡里争取近300万元的垃圾中转站项目,选址在西际凤凰新村,部分村民认为建设垃圾中转站会影响村民生活,反对建设。乡人大组织人大代表和村民代表到市里参观考察已建垃圾中转站,经过多次协商,最终推进项目落地。同时市、乡两级人大代表多次参与三渡、四渡面源污染、茶亭桥、水槽取水口等项目建设的监督,就项目进度、工程质量、功能定位等提出意见建议,有效地参与管理,做到“代表监督、群众满意”。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全乡52名人大代表主动报名成为网格员,参与新冠疫苗催种、疫情服务点值守、中高风险地区来武返乡人员数据排查等,担当起疫情防控一线“宣传员”“守护员”。在创城中,代表们融入各网格,以实际行动向村(居)民、商户进行政策宣传和劝导,带头清理房前屋后、街道垃圾和小广告等,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环境整治,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先锋模范作用。 防汛期间乡人大代表闻“汛”而动,冲锋在前,他们在入户走访、宣传动员、转移群众方面都发挥重要的作用,以实际行动彰显责任与担当,当好群众的“安全员”。市人大代表吴雄深入高陡偏坡处转移群众时摔伤,胳膊鲜血淋淋,仍坚持一线,在确保群众安全后,才去就医。乡人大代表蔡荣妹多次入户劝导群众配合危房拆除工作,在汛期共动员拆除老旧烤烟房及危房8栋。 切实关爱困难群众,今年以来乡人大代表多次走访慰问困难人群,为长期卧床的困难户送上慰问金、慰问品;端午节看望敬老院里的老人,送上香棕,共庆佳节;联合洋庄乡商会为低保户送去床铺、被子。四渡村的低保户苏某,老房子破败不堪,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乡人大代表江常财得知后积极对接市计生协,帮助其争取安居修缮项目资金6万元,通过个人自筹一点、村里帮扶一点、人大代表争取一点,苏某旧房重建,彻底解决了住房难问题。 2022年洋庄乡人大积极主动地开展各项活动,收集建议、意见25条,为民办实事200多件,活跃了人大工作,提升了人大代表履职能力,也促进全乡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 吴屯乡人大工作亮点 吴屯乡人大秉承“创新+实干”的工作准则,充分开拓人大代表履行法定职权的渠道,为推动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完善发展,为打造“康养小镇、幸福吴屯”作出了显著贡献。 围绕大局,履行人大职责 围绕乡村振兴工作大局,引导和服务生态茶产业发展,通过人大代表创办的崇山北韵、崇源高山等茶叶合作社,带动茶农、茶企30户,建设生态茶园面积1048亩,成功搭建吴屯乡茶企、茶农互动交流平台,引导吴屯乡茶企茶农抱团发展、转型发展。并积极组织市人大代表举办“崇山北韵-生态杯”品鉴会,使吴屯乡茶农茶企清楚认识自身的技术水平,帮助茶农茶企改进加工技术、提升茶产品品质及选育品种,助力吴屯乡生态茶产业发展。 以标准化建设、规范化运行、精细化管理、机制化保障为抓手,进一步改造提升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活动室,健全完善人大代表走访群众、接待群众、督办建议、活动室工作等13项制度,做到年初有计划、月月有活动。创新开展“摆茶话民生”品牌特色活动,逐渐地将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活动室建成社情民意的“汇集站”、群众纠纷的“协调站”、处理问题的“终点站”。2022年共接待来访群众27人次,收集意见建议48件,化解邻里矛盾纠纷13起,解决群众困难问题31件。 创新机制,构建乡村治理新格局 以激发内在活力为目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推动人大工作始终在创新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突破。创新推行“三入三解”联系群众工作法,通过“入平台解民情、入社办解民忧、入部门解难题”的工作机制,收集群众意见、协调解决问题、化解潜在风险,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收集民意、为民代言、集思广益的社会“传声筒”功能,为人大代表参与社会治理筑牢“前沿阵地”。2022年共化解山林土地、鱼塘补偿款等矛盾纠纷17起,全面有效服务基层稳定,确保大局目标实现,成功构建“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问题不扩大、矛盾不上交”的工作格局。 岚谷乡人大工作亮点 一年来,岚谷乡人大倾力打造“人大代表+”的模式,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代表活动更加丰富多彩,选民诉求更加畅通,人大工作更有活力。 一、强化学习,提高代表素质 乡人大以“人大代表+选区选民”的学习形式,通过学习研讨及履职交流等方式,加强各级代表对党的二十大精神、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同时利用人大“民情茶话室”和村民议事亭等人员聚集场所,向选区选民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掀起全民学习的大热潮。 二、完善平台,促进履职服务 乡人大以“人大代表+履职服务”的工作方式,围绕当前中心工作,完善代表履职平台建设,联合党建、群团等组织开展人大代表助力乡村振兴活动,组织人大代表积极参与植树护绿、建设特色农产品产销电商基地、撂荒地复耕复种、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工作中去,进一步提升我乡人大代表为民服务的能力。 三、加强监督,助推民生实事 乡人大以“人大代表+项目监督”的履职方式,争取代表为民办实事项目3个,资金32万元,重点用于崇浦暴动岚谷指挥部纪念馆装修、五源垄水渠建设和后山村灾后水毁及避灾点建设。项目启动后,乡人大主席团组织各级人大代表视察项目进度3次,把民生项目落细落实,得到所在选区选民的高度认可。 四、创新机制,融入农村工作 乡人大以“人大代表+工作主题”的工作形式,创新开展有针对性、实践性的“一月一主题”活动,组织代表依次以疫情防控、防汛备汛、森林防火、创城等农村工作主题开展活动,通过线上沟通与线下走访的方式,拉近代表与选民的关系,以实际行动践行“当好代表为人民”。 下一步,岚谷乡人大将持续利用好“人大代表+”的模式,创新建设“民情茶话室+网络问政”平台,建立“线下+线上”模式倾听民意、收集民情的机制,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努力为全乡发展贡献人大力量。 上梅乡人大工作亮点 一年来,上梅乡人大紧紧围绕全乡中心工作,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不断加强改进自身建设,探索求创新、实践求特色、工作求成效,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忘初心,搭建履职大舞台 代表工作是人大工作的重要抓手。上梅乡人大全力打造履职行权、发挥作用的舞台,激励代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履职尽责。组织乡人大代表开展“三比三争”(比干劲、比担当、比成效,争项目、争产业、争进位)活动,引导人大代表立足岗位、依法履职、提升实效;推行“人大代表+”工作模式,以“民情茶话室”为依托,引导代表发挥网格员、调解员、安全员、引领者作用,精准履职,实现1+1>2的效果。不定期开展“约访”或“被约访”活动,了解选民诉求,听取选民意见建议,收集社情民意,协助解决困难问题。 聚焦中心,奏响振兴乡村协奏曲 上梅乡人大始终与党委同向、与人民同心,主动找准人大工作与党委中心工作的交汇点,频频发力,推动党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见效。在乡村振兴工作方面,积极组织市乡两级人大代表、有关企业负责人开展座谈,动员人大代表为乡村振兴把脉问诊寻良方;组织市乡人大代表对项目建设、乡村振兴、土地复垦、创城等中心工作开展视察调研,在监督工作中提高代表履职能力和水平。 紧贴民心,打好监督组合拳 民生工作无小事。上梅乡人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监督重点,积极发挥监督作用,努力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组织人大代表对辖区内工程项目、民生基础设施建设及便民服务办理等群众关切问题开展监督,督促站所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努力打造群众满意的政务服务新生态,为推动新时代乡村人居环境创造了良好的政务环境;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发现乡村文明创建工作存在部分问题,人大代表积极建言献策,督促乡政府加快推进乡村环境整治,促使乡村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叶一航 李宇轩 张 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