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ddd
当前位置:首页 > 万里茶道>
走进武夷岩茶
2023-03-03 15:05:27 黄贤庚 来源:武夷山报  责任编辑:王俊杰  

“武夷享天下盛名,真乃不忝。”这是袁枚《武夷茶》的文中之语。按所记时间和饮茶方式,乃武夷岩茶。

何谓武夷岩茶?国家颁布的《武夷岩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定义为:“指在独特的武夷山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选用适宜的茶树品种进行繁育栽培,用独特的传统加工工艺制作而成,具有岩韵特征的乌龙茶。”简言之,即产于武夷山市境内的乌龙茶。

武夷岩茶起源在清代初年,完备于清康熙后期。清布衣文士王复礼写的《茶说》记载较详:“武夷茶……采后以竹筐,架于风日中,名曰晒青,俟其青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阳羡介片只蒸不炒,火焙以成。松萝、龙井皆炒而不焙,故其色纯。独武夷炒焙兼施,烹出之时半青半红。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茶采而摊,摊而  ,香气越发即炒,过时不及皆不可。既炒既焙,复拣去其中老叶、枝蒂,使之一色。”此文被收入《四库全书》,有文献可考。对此记载,当代茶圣吴觉农在《茶经述评》中曰:“此即为乌龙茶制作工艺。”

长期以来,武夷岩茶被公认为“中国十大名茶”;2002年被国家列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得益于丰厚的文化和派生出的艺术性,2003年武夷山市被国家列为“茶文化艺术之乡”;鉴于武夷岩茶的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的独创性,2006年“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被国家列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全国评比中,其品牌强度多居第一。故其上上者,犹如奢侈品。其物质和文化不虚为中华瑰宝。

造就武夷岩茶品质优异的原因,主要有三:

一是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由于武夷山脉主峰横亘,有“华东屋脊”的黄岗山及周围几十座海拔千米以上山峰北拒寒流,南迎海洋性暖风,形成独特的小气候。包括地貌、土质、气温、雨量、日照、云雾、风力等多种生态因素孕育成就。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养出一方武夷佳茗。碧水丹山,峭峰深壑,高山幽泉,迷雾沛雨,早阳多阴,烂石砾壤……武夷岩茶“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独享大自然之惠泽,因而“品具岩骨花香之胜”。叹为观止的是,茶园与秀拔奇伟的武夷山景观珠联璧合,或挂在云崖上,或附在峰腰间,或蜗在峡谷中,或蹲在山洞口。茶树,砌石围土而栽,犹如盆景。风景区还专门开了一条茶文化旅游线,可观赏此奇景。

二是得益于传统的“武夷耕作法”和现代的生态化管理方法培育。当今茶家普遍认识到不用除草剂、少施或不施化肥是最好的措施。此外,还有妙招。

三是采用传统独到的制作工艺制作。武夷岩茶的制作工艺,采摘、倒青、晾青、做青、炒青、双炒双揉、初焙、扬簸、晾索、拣剔、低火复焙等近几十道工序。做好一拨岩茶,至少要40多个小时,使岩茶的优异品质得以充分展示。工艺至臻者,几成艺术品。这种技艺是武夷山历代茶农在长期的实践中摸索与首创出来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至今已达三百多年。对于其高超制作技艺,中国当代十大茶叶专家陈椽赞曰:”武夷岩茶创制技术独一无二,为全世界最先进的技术。”看这种手工做茶,如观赏艺术表演。张艺谋创作的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大红袍》,就撷取了其元素。因为有优良环境、优质青叶,加上传统制作,所以武夷岩茶具有独特岩韵,且表现出“滋味醇厚,香气馥郁;香久益清,味久益醇;性温不寒,久藏不坏”之优异特征。武夷岩茶的品饮,重在吃水,以味取香,讲究岩韵。武夷岩茶品质可通过观看、品饮,较之;其内含物和农残可通过仪器检测。感官审评程序:看外形,品汤味,闻干香、水香、杯底香,看叶底等。品饮时不能只看茶汤颜色,而要领悟茶水厚度滋味。既所谓“浓非厚,淡非薄”,岩茶“水很深”,要多喝细品,方得其要。武夷岩茶之“岩韵”是可感觉和表达的,并非“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虚无缥缈的。笔者将它归纳为四句话:茶水厚重润滑,香气清正幽远,回甘快捷明显,滋味滞留长久。这之中还有程度的差别。武夷岩茶富有高雅的品饮艺术,即《武夷茶艺》。是当今武夷山人整理编撰出来的。它周游全国很多大城市交流,还漂洋过海到外国演出,受到好评。

武夷岩茶具有较好的保健功能。主要是生长环境孕就的,用传统的采摘制作之法,品为熟香类型。当今科学测定,说明它含有多种矿物质等微量元素。

清代医学家赵学敏著就的《本草纲目拾遗》中写道:“武夷茶性温,不伤胃,凡茶癖停饮者宜之。”停饮即慢性胃炎也。现代医学专家认为武夷岩茶不但具有静心、明目、提神、除烦、止渴、杀菌、去垢、利尿、消食、止痢、解暑、醒酒等疗效,而且有助于降低血脂、胆固醇、脂肪及抗氧化和防辐射等功能。关于其“健康密码”,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还著书进行分析。

武夷岩茶虽然有多种保健功能,但品饮时也要因人而异,关注各种禁忌:如忌饮刚下焙的茶,忌饭前大量饮茶,忌饭后立即饮茶,忌饮过浓的茶,冠心病者要酌情饮茶,神经衰弱患者要有所节制饮茶,有胃病的当饮陈茶等。

名山名茶,相得益彰。游武夷名山,品武夷岩茶,是一种美好享受。

相关阅读
    [更多]武夷资讯
    [更多]专题报道
    [更多]一带一路
    [更多]清新武夷
    [更多]魅力武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