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市首个粮食烘干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提高了我市粮食产后处理能力,减少产后损失,为农民增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来到位于吴屯乡的粮食烘干中心,映入眼帘的是十台智能化烘干床。工作人员设置好烘干温度、烘干时间等数据,启动烘干设备,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烘干床开始高速运转,只要等到检测水分值降为12%左右,烘干工作就完成了。据介绍,每台烘干床一次可烘干9.2吨稻谷,一次烘干需要48个小时,两天内粮食烘干中心烘干量就可以达到92吨,很好地满足了吴屯乡及岚谷乡的粮食烘干需求。目前,粮食烘干中心已完成十四批次烘干任务。 武夷山北路米业有限公司张亮:“以前还要运到三明去烘干,到三明的时候谷种有时候会沤坏,种子的发芽率会减少。现在岚谷和吴屯到我们厂最长的路途就是30分钟。” 在烘干中心的建设过程中,我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发挥农机购置补贴引领作用,大力推广烘干设施设备,为我市粮食产后处理提供了有力保障。(徐超 伍凯文 孔祥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