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ddd
当前位置:首页 > 南平新闻>
从“面子”回归“里子”
2025-03-06 09:28:32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王俊杰  

3月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国家标准第2号修改单(以下简称“新规”)正式实施。

“我们协会将加大新规的宣传,引导会员茶企秉持绿色发展理念,积极落实新标准,为茶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从‘面子’回归‘里子’。”3月5日,武夷山市海峡茶业交流协会相关负责人、武夷山市茶业同业公会党委书记刘国英说。

此次修订聚焦茶叶及相关制品,通过严格限制包装层数、成本、质量及空隙率,进一步遏制过度包装现象,推动茶产业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新规可以说是茶叶包装“瘦身令”。

包装层数:四层太厚,再“脱”一层。茶叶及相关制品的包装层数不得超过三层,直接接触茶的包装为第一层,后续层级依次计算。

包装成本:严控成本,杜绝奢华包装。销售价格200元以上的茶叶,包装成本占比需控制在15%以内。同时,禁止使用贵金属、红木等贵重材料,茶包装将走更环保更简约的路线。

包装质量:不得超过茶叶重量8倍。茶叶、茶制品、调味茶的商品包装质量不能超过内装物质量的8倍。另外,新规也增加了商品包装质量计算方法,通过计算W值(包装质量与内装物质量比)来判定。

空隙率计算:分茶类细化,有严有宽。新规对“茶叶及相关制品”进一步细分为“紧压茶”“其他茶叶及相关制品”,茶叶必要空间系数(k值)也视不同茶类的特性而作出相应调整,有的收紧,有的放宽。比如,紧压茶(饼茶、砖茶、沱茶等)k值从13.0降至9.0,要求更严了;其他茶叶及相关制品k值继续维持在13.0。武夷岩茶、白毫银针、白牡丹等名优茶k值放宽至20.0,花茶代用茶则为60.0。

刘国英表示,新规实施后,一方面,茶叶包装设计将更注重功能性与环保性,有利于进一步促使茶企从“包装营销”转向“品质提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倒逼品质竞争,推动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茶包装走环保简约路线,有利于促进绿色低碳与资源节约,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消费者也能更关注茶叶本质,推动行业回归产品核心,增强市场竞争力。

截至2024年,武夷山市涉茶人员12万名,注册茶叶类市场主体2.9万家,其中企业8800多家,SC茶叶主体1800多家,规上茶企40家,市级以上龙头茶企25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3家。(裴礼辉)

相关阅读
    [更多]武夷资讯
    [更多]专题报道
    [更多]一带一路
    [更多]清新武夷
    [更多]魅力武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