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一场以武夷山茶文化为灵魂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大红袍》惊艳亮相。15年时光荏苒,这场演出已成为武夷山文旅融合的金字招牌,在武夷岩茶氤氲的香气中,为这片丹山碧水继续书写文旅融合的新篇章。 3月29日晚,武夷山印象大红袍剧场灯火通明,三百余名演职人员,以一场庄重而温暖的“送客礼”仪式,向观众传递感恩与敬意,并赠予每位客人一份定制茶礼。 2010年,《印象大红袍》首演,以山水为幕、茶韵为魂,开启了中国茶文化沉浸式演出的先河。这场演出以360度旋转观众席为轴心,让观众在70分钟内穿越茶文化的时空隧道。每一幕皆是茶与山水的对话,亦是历史与当下的共鸣。剧场恍如巨型“茶馆”,让观众在茶香氤氲中完成“人在画中游”的奇幻旅程。 龙岩游客说:“非常好,下雨天会更好看,很幸运,没想到今天是15周年,祝印象大红袍在这山水里演绎的更美、更精彩、更多人喜欢。” 上海游客说道:“我觉得特别有意境,非常震撼、特别浪漫。明天也是我的生日,所以我们特意来武夷山庆祝,没想到遇上了大红袍也是15岁,祝印象大红袍越办越好。” 《印象大红袍》不仅是一场演出,更是一部流动的茶文化史诗。它以艺术化的语言,将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茶艺精髓与斗茶风韵熔铸于一炉。 “都说‘武夷山水一壶茶’,其实印象大红袍的演出,创作灵感就来源于这个山水和茶。导演们以茶文化为主题,以山水为墨,描绘了一幅山水茶的画卷。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还将以茶文化为背景,将武夷茶的万里茶道,以及更深的茶文化、茶艺术,把它体现出来、创作出来,让观众感受到更好的茶文化的演绎。”印象大红袍艺术团团长吴美求说道。 十五年深耕,这场演出不仅让武夷岩茶香飘世界,更成为撬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金钥匙”。数据显示,武夷山茶业总产值从2010年的13.06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全产业链产值150亿元,全市约12万人因茶兴业,茶叶税收2.28亿元。《印象大红袍》自身亦交出一份亮眼答卷——累计接待观众超 885万人,创收超12亿元,纳税1.5亿元,带动旅游综合收入超300亿元。从一盏茶到一座城,这场演出以文化为纽带,让“绿叶”变“金叶”,书写了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范本。 印象大红袍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衷柏夷表示:“跟着演出去旅行已经是当前国内最流行的旅游取向,印象大红袍在武夷山是一台成功的演出,希望能够通过我们这台演出带动整个武夷山的旅游,带动武夷山文旅产业的发展,真正使‘武夷山水一壶茶’能够通过印象大红袍得到充分的表达。 ”(记者 徐超 陈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