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政和县澄源乡前山村楼下自然村的龙须菜种植基地,大棚内的龙须菜长势喜人,数名村民正在采摘。不远处的巨峰农产品合作社的包装车间内,工人对刚采摘的龙须菜进行包装,放入冷库等待发货。 “澄源乡海拔高,这里种的龙须菜口感好,深受市场欢迎。我们今年试种了25亩,主要销往广州、上海等地。”政和县巨峰农产品合作社负责人许清灶介绍,龙须菜在大棚内一次种植,可连续采摘四五年,目前价格每斤5元左右,预计当年便可收回种植成本。 今年初,政和县提出建设“共富农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共同富裕。澄源乡发挥振兴乡村发展有限公司作用,整合多方资源,依托巨峰农产品合作社发展智慧农业,建设“共富农场”,构建“合作社+农户”协同机制,带动农户增收。 “目前我们通过振兴乡村发展有限公司,在前山、前村等村流转土地370多亩,连片打造龙须菜、高山土豆、杭椒等高山蔬菜现代智慧设施示范基地,通过‘共富农场’带动村民增收。”澄源乡党委政法委员、分管农业的副乡长马绍水说。 “去年支付工人工资在70多万元,收获期用工高峰一天要用200多人。”许清灶说,巨峰高山蔬菜智慧农场共吸纳周边村民103户入股合作社,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务工、产业链增值分红等方式增收。 在前村村打石凸自然村,巨峰合作社高山土豆基地的土豆已进入收获期,工人们正在采收土豆。“我农闲时就来这里做工,离家近,每天有150多元工钱,感觉很满意。”村民老张一边将土豆装袋,一边笑着说。 “高山土豆种了100多亩,这两天天气很好,我们打算全部挖掉,然后再种上玉米,实现土地循环利用,提升土地肥力。”许清灶说。 近年来,澄源乡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按照“一统二引三聚合”乡村产业振兴机制,主动解决制约发展的问题。 “为满足种植户的育苗需求,乡里与县政协联手,通过‘板凳协商’活动,共筹集了资金130万元,完成了13亩育苗大棚的建设。”马绍水说,此外,乡里通过构建智慧农业技术体系,建设现代农产品物流中心和设施大棚工厂化育苗中心,组建种植联合体,完善加工、配送、销售全产业链,推动高山区传统农业升级,让农民共享共富成果。(余长青 许绍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