坳头观景平台游客观赏大裂谷(黄坑镇人民政府提供) “今年暑期20余间客房提前一个月就订满了!”日前,大竹岚休闲山庄主人郑茂祥正给新到的客人办理入住手续,脸上是掩不住的笑意,“大部分新客都是老顾客带来的,不少家庭一住就是大半个月。”说话间,厨房飘来土鸡汤的浓郁香气。不远处几个孩童在菜园里嬉笑忙碌着,体验着城里人难得的田园时光。 这座位于建阳区黄坑镇坳头村的山庄,周边分布着五柳关、鱼洋谷等景点。站在坳头观景平台上极目远眺,鬼斧神工的地质断裂带使人豁然开朗,而在近处,谷底升腾的凉风拂过面颊,一杯手冲咖啡的醇香、一壶竹叶青茶的清韵,都能让清爽在此刻沉淀。 午后的阳光透过竹林,在塘头村悦舍民宿的石头墙上勾勒出斑驳的光影,刚从蛇园探险归来的孩子们围着父母叽叽喳喳讲述新奇的遭遇,几位游客躺在藤椅上小憩,厚重的石墙隔绝了暑气,山风拂过,带来阵阵清凉;长见村国曾民宿外,游客们临溪品茗,太子桥下“围炉冰茶”的清凉与潺潺水声相得益彰。 傍晚时分,一阵欢笑声从九峰村三角塘骑行驿站传来。这座由农家庭院改造而成的驿站,正在举行一场生日聚会。草坪上的帐篷里面,盐焗鸡滋滋作响,香气四溢。年轻人手持麦克风,歌声伴着晚风飘向远方。骑行归来的旅人们也在帐篷下享受着恬静的时光,互相分享着途中的趣事。驿站主理人李智正在准备明天烧烤的食材,抬头望向庭院中三五成群的游客,不由自主地露出笑容。 “当时镇里说要发展庭院经济,我心里直打鼓。”李智介绍道,“要不是镇上书记带着专家上门指导,镇里还给装修补贴,咱哪敢想这小院能变成网红打卡点啊!现在客源这么旺,看来真是走对路了。” 从清晨到夜晚,黄坑镇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庭院避暑经济呈现出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这背后是黄坑镇立足自身生态优势,积极探索发展路径,将庭院经济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精心谋划、精准施策的成果。近年来,黄坑镇将庭院经济作为富民强村的重要突破口,通过“党建体检”机制,组织党员干部实地走访,摸清闲置农房的情况,找来专家帮村民出谋划策——院子怎么改、生意怎么做,帮助宣传引流,政府还专门投钱打造了桂林村美丽庭院示范带,鼓励发展庭院经济。 种种措施激励下,越来越多的村民主动改造房屋经营民宿、茶室、农家乐等业态。截至目前,黄坑镇民宿已达20家,房间200余间。蓬勃发展的庭院经济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如大竹岚、九龙山庄等优质民宿年收入早已超过十万元,还带动了客房服务、餐饮制作、特产销售等多元就业岗位,形成“家门口就业”的良性循环的利益共享机制。 当传统村落遇见创新思维,当闲置农房遇见时代机遇,一方庭院便能绽放无限可能。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黄坑镇正以“绿”为底、以“文”为韵,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朱雨薇 饶海燕 张行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