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昌建西镇通过“双创平台”引来玩音乐的“新乡人” 让乡村更有“文艺范” 24日,午后的阳光透过枝叶,洒在顺昌县建西镇森林小火车的铁轨上。 伴随着汽笛声声,小火车缓缓停下。“各位旅客,现在我们抵达的是建西文化娱乐中心站,大家可以到里面参观。”乘务员话音一落,游客纷纷走下小火车,走进颇具年代感的文化娱乐中心。 刚走到门口,耳边便传来悦耳的吉他声。 “这是‘呱哥’在欢迎大家呢!”同行的建西镇党群服务中心主任魏彩秀笑着说。 舞台上,一位头发花白的大叔深情地弹奏着吉他,哼着动听的歌谣;舞台下,游客们或坐或站,静静倾听。 “刚才演唱的是我的原创歌曲,欢迎大家以后常来林区音悦现场,我们一起玩音乐!”一首歌结束,“呱哥”李敬东向大家发出邀请,现场掌声一片。 送走游客,李敬东与我们聊起了他与建西镇的故事。 “我来自湖北武汉,是一名自由音乐人。来建西之前,我一直在做乡建乡创。”李敬东说,他原先在宁德屏南县龙潭村玩音乐,“到建西来,也算是机缘巧合。” 原来,今年4月,李敬东在朋友那得知顺昌建西镇正在打造“双创平台”。“我当即向朋友要了建西镇镇长的微信,联系上后就过来了。”李敬东说。 4月26日,李敬东来到建西镇,“我发现镇里的老建筑和工业遗存很有年代感,充满了艺术的气息,让我深深着迷,当即决定留下来。” 回去整理装备,4月29日,李敬东再次来到镇里,“五一期间,我邀请一些熟悉的音乐人过来,举办了一场小型音乐活动,游客的参与度高,体验感十足。” “我就是被‘呱哥’拉到这儿的,来了之后就喜欢上了。”说话间,一位颇具古风韵味的男子踱步而入,“这里的氛围十分独特,既有历经岁月沉淀的宁静,又洋溢着艺术创作的活力,正是我一直寻觅的地方。” 魏彩秀介绍:“这位是谢丁潘老师,是北京‘明悟琴舍’创始人、古琴传统手艺斫琴师。和‘呱哥’一样,是镇里‘双创平台’引来的‘新乡人’。” “‘五一’演出回去后收拾东西,5月20日正式入驻。”谢丁潘接过话茬,“古琴音色和雅高贵、空灵飘逸,承载了诸多传统文化元素。建西镇有着独特的魅力,在这里弹琴,那种和谐美妙的氛围很难得。” 谢丁潘轻抚桌上的古琴,眼中满是专注与热爱。“每天晚上,都有古琴爱好者过来学习,让我更有动力去传承和推广这项古老的艺术。” 一旁的魏彩秀补充:“谢老师他们还经常拍些自己在镇里生活的视频,在网上发布,希望让更多人了解建西、走进建西、喜欢建西。” 在建西镇的日子里,这些音乐人不仅找到了创作的灵感,也感受到了小镇的温情。 “建西镇的文化吸引力以及当地政府细致入微的服务,让我们有满满的归属感。”李敬东说。 在李敬东和谢丁潘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建西镇通过搭建“文创+科创”的“双创平台”,不仅为艺术梦想提供了生根发芽的沃土,吸引富有创造力的人群,激发乡土持久活力,更有效促进了人才、文化、产业、生态、组织的协同发展。 “我们希望把全国各地热爱音乐、怀揣音乐梦想的年轻人聚集到一起,把这里打造成一个音乐地标,让各种形式和类型的音乐相互碰撞。”李敬东感慨,“我们所做的不仅仅是为了实现个人的梦想,更是希望能够借助艺术的力量,让这片土地焕发新的生机。”(记者 卢国华 通讯员 池亮亮 廖敏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