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福建会客厅和全国唯一既是“双世遗”又是国家公园的城市,武夷山正以国际化服务为抓手,持续完善对外参访点外文解说常态化协作机制,为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注入新动能。 近日,来自浙江省诸暨市海亮外国语学校的166名学生走进武夷山,开启为期3天的研学之旅。期间,学生们沿着“自然+人文”的研学路线,先后前往大红袍景区、武夷宫、朱熹园等地,沉浸式触摸武夷山的生态密码与历史脉络。在大红袍景区,学生们化身“小小外文解说员”,用多国语言讲述大红袍茶树的传奇故事,从茶叶的生长环境到背后的文化传说,让千年茶韵在跨语言表达中焕新。在武夷宫春秋馆,学生们漫步于古建群落间,循着碑刻与殿宇的痕迹探寻历史变迁,并用英语、西班牙语、日语等讲述武夷山悠久的历史文化。 诸暨市海亮外国语学校学生鲍蓁桐说:“我觉得这里空气很清新,水也特别清澈,通过在这里说外语来介绍这些,可以让更多的异国人民去了解这里,我自己也可以提高外语的能力。” 诸暨市海亮外国语学校学生钱宇晨说:“我觉得自然研学可以更好地让我们真实体验大自然的知识,让我用外语更好地去为异国友人讲述这边的文化历史和底蕴。” 此次研学活动打破了课堂与现实的壁垒,让学生们走出课堂,在亲近大自然,了解中国历史文脉的同时,通过研学实践更好地提高外文技能。 浙江省诸暨市海亮外国语学校老师蒋玉凌说:“对孩子们来说也比较有意义,孩子们还可以通过英语来介绍这边的景点。一方面,我觉得对武夷山的文化做到一个宣传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孩子们的口语,以后有外国人在的时候,我们对外也是一种输出,对孩子们来说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近年来,武夷山立足“双遗产”和国家公园的独特属性,借鉴重点对外参访点外文解说工作的先进经验,持续完善全市对外参访点外文解说工作的常态化协作机制。未来,我市将持续推进涉外服务提质工作,用完善解说员配置、解说词审校及导览标识整改筑牢基础,以开展解说员专项培训与实地演练提升专业能力,靠建立外文解说人才库及落实常态化保障机制巩固成效,加快建设大武夷文化旅游圈和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记者 邱俊杰 林至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