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下午,第四届武夷会讲在武夷山五夫镇朱子文化园奎文阁正式启幕。本次会讲以“朱子文化与东亚文明”为主题,汇聚海内外知名学者,围绕朱子学的当代价值与世界意义展开深度对话。韩国玉山书院院长李源植率朱子文化交流团参加,我市领导林方、金文莲出席活动。 林方在致辞中向韩国朱子文化交流团的到来表示诚挚欢迎。他指出,中韩两国一衣带水,文脉相通。庆州与武夷山同为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在人文领域互动频繁。期待双方以朱子文化为纽带,进一步拓展书院文化、茶文化等多维度交流,让承载着深厚理学思想的武夷山,不仅连接历史与未来,更成为中国与世界文明互鉴的精神桥梁,使“紫阳流风”代代相传。 李源植在致辞中表示,希望庆州与南平市作为友好城市,能够共同向年轻一代传递“学问与修养之道”,建议两地从城市互访、学术交流、青少年人性教育等具体实践开展合作,相互分享彼此文化,共同传承东亚的人文遗产。 在捐赠仪式上,专家学者向当地捐赠了《新订朱子全书附外编》全32册、清代民间“忠孝节义”牌匾、朱子诗碑拓本、《武夷山朱氏宗谱》、以及清代及民国文化古籍善本77册。这批珍贵资料将为地方朱子文化的传承与研究提供重要学术支持,对丰富武夷山朱子文化藏品、推动朱子学研究与社会教化,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随后,现场还以书面的形式发布了《武夷会讲录》成果。该书收录前三届会讲精华内容,总计约13万字,既凝结学者智慧结晶,也呈现传统文化与当代文明的深刻对话,不仅为中华文脉传承留存生动注脚,也为后续研究奠定扎实文献基础。而会讲的影响力也沿着这一脉络,从大陆延伸至海峡两岸,并进一步拓展至国际舞台,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扩大。 此次会讲由中国朱子学会顾问、武夷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吴邦才主持,邀请了中华朱子学会常务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朱杰人,武夷学院朱子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张品端,韩国东国大学博士,现福州大学副教授彭鸿绪展开现场交流。学者们以问答形式,深入探讨了朱熹编撰《近思录》的背景和过程、朱子理学传入韩国后的影响、中韩九曲文化的联系等议题,进一步推动了朱子文化在中韩两国间的互鉴与融合,也有助于提升朱子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据了解,“武夷会讲”传承了宋明以来学者间相互交流、探究真理的学术传统,自2021年起已连续举办四届,分别围绕“泰山与武夷”“岳麓与武夷”“邹城孟子与武夷朱子”“朱子文化与东亚文明”主题,让学者间以交流对话的方式讲学论道,既传承“穷理致知”的学术精神,也践行“经世致用”的文化担当,持续激发了朱子文化的生机与活力,成为武夷山赓续朱子文脉的标杆文化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