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ddd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看武夷
“游古老村落, 品摆茶习俗 ,观美丽梯田” 吴屯乡特色村野文化引客如云
2016-09-23 09:04:12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陈倩  

今犹在 “游古老村落 ,品摆茶习俗 ,观美丽梯田 ……”9月18日,中国传统古村落武夷山市吴屯乡红园村,以浓郁的村野文化特色,吸引了数千名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体验金秋季节乡村旅游的魅力,昔日一片平静的老区贫困村,顿时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留守家园的红园村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盛装,喜形于色表演拿手的庆丰收节目,盛情迎接慕名而来的省内外客人,其乐融融。

地处吴屯乡西部的红园村,2014年列入国家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拱桥、石径、山涧卧,断壁、残垣、炊烟袅”。走进红园村,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派江南古村落的典型面貌。红园村始建于明朝,兴于清代,旧时称为“篾竹岭里”,因有数十年的红色革命历史,故解放后更名为“红园村”,古时候是连接中蒙俄万里茶路古驿道必经之地。村子坐北朝南,沿娥风溪依次构筑。沿溪边古道徜徉,踏过一块块旧石板印刻出的历史痕迹,领略的是古村落枕山面水的传统格局。“一川远汇山溪水,千峰深围四面山”。红园村以河谷聚居,古道贯脊,村落与古建筑遗址交融,老街与曲巷交错,黑瓦泥墙高低间杂,山林梯田环绕,善保留了明清时期古村镇的面貌。

元顺帝(1333-1368年)年间,余姓族人入迁“篾竹岭里”,带来了至今流传的红园“摆茶”习俗。所谓的摆茶就是喝茶,旧时男人农忙于山田之间,农村妇女在处理繁琐家务的闲时,相互串门遣兴,婆媳、妯娌、邻里之间道道家长里短,期间就着茶水和农家小吃,调解矛盾,排忧解难。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摆茶”习俗,代代相承,同时,列入武夷山市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9月18日,这种沿袭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的农家妇女”摆茶”,第一次被搬上村门口的简易舞台,令人大开眼界。祝数芹老人领着几位姐妹,用方言上台表演,绘声绘色,神采飞扬,她说,今天是红园村有史以来最热闹的一天,能上台展示交流传统的“摆茶俗”,感到特别高兴。“走过石板老街,赏一番古村韵味,品一碗农村大碗茶,真是其乐无比。”浙江江山游客季可龙带着15位摄影爱好者前来采风,收获不浅,他感慨地道出心里话。

在红园村,还有许多被当地农民称作“斗笠丘、眉毛丘、蛤蟆一跳过三丘”的梯田,许多梯田在崇山峻岭间连绵,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因海拔高、地势落差大,耕作相当困难。这些几近抛荒的碎田块,如今成了养殖稻花鱼的抢手田。每年中秋节前后,村民用竹罩捕些鲤鱼,清炖或做成金黄的火焙鱼。如今,许多城里人从稻花鱼里寻到农趣,他们不仅仅吃鱼,还到稻田看别样风景。

□熊慎端 文/摄

相关阅读
[更多]武夷资讯
[更多]专题报道
[更多]一带一路
[更多]清新武夷
[更多]魅力武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