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ddd
当前位置:首页 >
【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黔东南:农民专业合作社续写侗族文化前缘
2017-09-19 11:49:16  来源:央广网  责任编辑:王俊杰  

未经专业训练的当地民众,凭着天生对音乐的敏感和满含生活的各种情感来表演。数十人的合唱,可将高音部、低音部、混声、和声、轮唱、花腔等等唱法发挥得淋漓尽致。

种类繁多的侗歌营造了一个小黄侗人交流的圈子。“基本上农闲时,村里每晚上都会唱歌,同龄人十几人组成一个歌班,男歌班会去找女歌班对歌。”7岁开始学大歌的吴荣德意识到,海内外游客慕名纷至沓来,应该把村民更紧密的组织起来,把侗族的“能歌善舞”变成大家致富的法宝。

吴荣德的想法立刻得到了从江县委宣传部文化产业办公室的积极响应。为进一步唱响“侗族大歌”这一民族文化品牌,做强做大旅游产业,文产办还专门拨付了30万元省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侗族大歌专业合作社,并协助合作社制定了章程、制度及工作目标。

2015年11月29日,小黄村侗族大歌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正式成立。这也是侗族大歌遗产地第一次创办旅游专业合作社。

合作社设在小黄侗歌堂里,采取“农户+合作社+公司”的经营管理体制,与乡村旅游、特色农业等实行多产业融合发展。合作社一方面承接风情表演、侗歌传承、对外教歌、外出表演等;另一方面,社员或民族工艺师傅们可以在合作社里统一制作民族乐器、民族服。饰、民族刺绣、草鞋、民族工艺品,并有专门的经理与客户商谈,保证民族特色工艺品的销路。

“侗族歌声的世代传唱就是我们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合作社还创办了研习基地,定期组织研讨培训。” 吴荣德希望将村民留在故乡,共同坚守这笔惊艳着岁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表演歌舞剧将自己民族的文化成体系的传播出去。“只有通过集体的力量,才真正有可能侗族的文化根基一直传承下去。”

非遗传承的生机在民间

黔东南州现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3个保护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3项72个保护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92项242个保护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54项300个保护点,其国家级项目总数位列同级地州市第一,是全国名副其实的非遗大州。

近年来, 黔东南州崛起了一批以“非遗”技艺为支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非遗”合作社,通过专业设计、集中培训、分散生产、统一收购销售的方式,带动了数万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的村民通过传承保护民族文化,在家门口轻松实现就业。

“技艺专业合作社不仅带动了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还促进了绣娘、织娘、歌师等一批民族民间工艺从业者增收致富,实现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市场对接。”黔东南州文改文产办主任廖永伦表示,合作社成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村民是乡村文化的主体,普通民众的参与是传统村落和文化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文化部非遗司副司长接受记者采访时反复强调,非遗保护的核心是保护文化生命力。“非遗传承实践是否丰富,非遗能力建设是否强劲,非遗传承人状态是否积极向上,非遗传承过程中是否惠民,这些要素都是非遗传承过程中的重要方面。”

近年来在非遗保护的研究中,生产性保护方式多次被提及。黔南州这种农民手工艺专业合作社的非遗保护方式,将文化保护与市场推动相结合,把非遗传承人的特殊技艺转化为产品,恰恰可以在带活地方文化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好地保护当地文化的多样性和生命力。

这种鲜活的保护模式,不仅解决了部分人的生计问题,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还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地方特色文化在新时代的内涵和外延。

相关阅读
[更多]武夷资讯
[更多]专题报道
[更多]一带一路
[更多]清新武夷
[更多]魅力武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