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ddd
当前位置:首页 > 朱子之路
“朱子理学”之经学思想(上)
2017-11-09 10:56:43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王俊杰  

所谓经学,是训解或阐释儒家经典之学,主要是在春秋战国时代由孔子、孟子等所创立的“四书”“五经”,对中国封建社会制度的巩固、发展和延续有极重要关系,对哲学、史学、文学、艺术的影响也很大。到南宋,朱熹创造性发展了中国经学,以“四书”学为主体与基础,以义理(即普遍皆宜的道理)新解“五经”,传承了仁义道德、治国理政的儒家道统,又诠释宇宙生成本原、天地万物本体的创新理论。其经学思想主要是:

1、《四书集注》。

“四书”是儒家经典《论语》、《孟子》、《大学》、《中庸》4部书的合称,最早由理学先师程颢、程颐提倡,而将这4部书汇集起来进行集注,即注释并发挥理学家论点,则为朱熹首创,在中国学术史上是第一次。

朱熹撰著《四书集注》是个漫长而艰辛的历程,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尽毕生精力,前后40年才完成。他以“涵养当用敬,进学则在致知”的敬知双修的学问大旨为指导原则,综罗古今,融贯百家,集思广益,精益求精,全面确立了复归天理善性、即伦理道德人本主义的思想体系。

一是对《大学》的集注。《大学》,是关于儒家伦理、政治、哲学的基本纲领。朱熹指出《大学》主要是讲德,是学问大纲,入德之门,“四书”之首,理学思想以此为总纲,建立起穷理正心、修己治人、达于国家大治、天下太平的思想理论。其规模是“三纲八目”:“三纲”是明明德(即经过教育,彰明善德)、亲民(亲作新解,即革旧图新,成为新人)、止于至善(即存天理,无私欲,完善道德);“八目”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同时,他在集注《大学》中,补写了“格物章”,认为是纲中之纲。因为要治国平天下,首先必须要“即物而穷其理”,就是要懂得道理,掌握知识,要人们明白人生的真理,能自行人生的正路,以达到人生的目的。也就是以格物致知为始,自明而诚,由智而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二是对《论语》的集注。《论语》,是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朱熹认为《论语》主要是讲仁,其根本是“吾道一以贯之”,就是将儒家伦理道德、治国理政的道统贯彻始终。提出为人要忠恕、仁义、孝悌、诚信等;为政要正己、爱民、教化、求治等,而且要一代代继承发扬。

三是对《孟子》的集注。《孟子》,是关于孟子言行的记录。朱熹认为《孟子》主要是讲心,要求正人心,教人仁心,善心。进一步传播治国理政、道德修身的义理之学,竭尽心力,充分发挥自己、他人以及万物的天理善心,目的也是为了实现《大学》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宗旨。

四是对《中庸》的集注。《中庸》,是关于道德修养、为学之序和处事接物的原则和方法。朱熹认为《中庸》主要是讲理。他首先注释“中庸之道”,即中庸是平常、自然而恰到好处的道理,是处理事情不偏不倚、无过而不及,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

为了传承儒家道统,他特地加入了引自《尚书》的“十六字心传”,即“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敬惟一,允执厥中,这是尧、舜、禹相传之密旨也”。其意是:人心有两面性,一面是人心,受私欲影响,有善有恶,所以是危险的;另一面是道心,即人的天善本性,是善的,但微妙难见;作为儒者,要辨别克服有私欲的人心一面,坚持并力行天理为善的道心一面;而且要真正的执守不失,从而提高个人道德修养,代代相传,这是关系到治国理政平天下的最重要的传承经验;古代圣帝明王尧、舜、禹就是这样传代的。要求当今君王学习继承,以传宗接代。

上述表明,《四书集注》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来指导政治、经济、文化、人生和社会实践,并以此来救世强国拯民;同时,形成了庞大的理学理论体系,是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与主流。

相关阅读
[更多]武夷资讯
[更多]专题报道
[更多]一带一路
[更多]清新武夷
[更多]魅力武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