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ddd
当前位置:首页 > 朱子之路
罗小平:文化与文明
2018-01-26 10:22:38  来源:中国朱子网  责任编辑:王俊杰  

读书的目的在于穷理,穷理的目的在于践履。《易经》中的“精义入神”后还有一句“以致用也”。道南学派的“延平四贤”是宋代文化的代表,也是文明的代表,他们百年传承,继往圣绝学,传播儒家道统,践履一方文明。具有“程氏正宗”之誉的杨时就是因为传播文化、整齐风俗而得到赵佶皇帝的表彰。宋崇宁四年(1106),徽宗给杨时祠颁发匾额时称:“尔龙图阁直学士时,刚方立朝,理学秉心,恳请宗祠匾额。朕宜钦奖,特赐‘笃钟理学’,四字于堂宇,以昭盛世之隆,庶彰文明之化。”(《弘家杨氏房谱?〈恩荣图文曰〉》,王必金《五子成英才》,《杨时文化研究》第3页)罗从彦为了传道,“鬻田裹粮”徒步千里求学,在日用中切己深察、体悟天理。他对风俗有一句名言:“朝廷重教化,士人知廉耻,天下有风俗。”(《宋元学案》卷三十九《豫章学案》)李侗既是文化的传播者,也是文明的实践者。他虽然没有出仕为官,但却在生活日用中实践“治国、平天下”的抱负,40多年屏居山水间讲学传道,于事事物物中致知力行,并且是在箪瓢屡空、生活艰难的情况下,“独使一乡,化为善良”。(宋?汪应辰《李延平先生墓志铭》)

朱熹也十分重视实践,认为只有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社会,促进风俗的转变才有意义。他说:“只有两件事,理会,践行”、“学者以玩索、践履为先”。(《语类》卷九《学三》,第149页)“前贤之言,须是真个躬行佩服,方始有功”。(朱熹《小学》)儒家的为己之学要求践行须从自家己身开始,从眼前事物开始。朱熹说:“学问之道,只是眼前日用底便是,初无深远玄妙”。(《语类》,卷一百一十八《朱子十五》,第2850页)“千言万语,说得只是许多事。大概在自家操守讲究,只是自家存得些在这里,便在这里。若放去,便是自家放了”。(同上,卷九《学三》,第149页)

朱熹知道人的学问常常有脱离实践的弊端,有的人“见只是见,见了后却有行,有不行”。(同上,第153页)他用目与足比喻知与行的关系,他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同上,第148页)也就是说,知是行的基础,行是知的目的,学而不行失去读书的意义,所以他提出要“知行相须”、“知行互发”,告诫人们要在“自家身己上理会,方是实学问”。(同上,卷一百一十八《朱子十五》,第2863页)他在回答学生提问何谓“正门墙而立”时说:“修身齐家,自家最近底事,不待出门,便有这事。”(同上,卷四十七《论语二十九》,第1186页) 可见,读书穷理、修己治人是理学家倡导的教育路向。

朱熹认为人世间有一个普遍的规矩准绳,格物要把自己放入其中看是否符合天理,是否符合社会公信良俗。他说,人必须“常常提警,教身入规矩内,则此心不放逸,而炯然在矣。心既常惺惺,又以规矩绳检之,此内外交相养之道也”。(同上,卷十二《学六》,第200页)朱熹十分关注化民成俗的话题。他说“里有仁厚之俗为美”。(《四书集注?论语章句集注?里仁》)对不文明或违反社会道德的现象给予强烈抨击,针对余正叔说的“今人家不善教子弟”。朱熹说:“风俗弄得到这里,可哀!”〔同上,卷七《学一》第127页〕

格物、致知、穷理、力行概括了进学的方法和目的。只有致知之、力行之,于实践中体验义理、践履义理,才能敦促善良、化民成俗,促进社会文明和社会建设,朱子文化才能彰显出时代的价值和意义。

3、弘扬理学,促进和谐。朱子文化是宋代的先进文化,至今仍然闪烁着人文精神的光耀,尽管因时代的局限,朱子学中不乏有封建糟粕,但主体是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其中的人文关怀对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德礼刑政是古今中外治国的两种方法,而德礼的方式有多种形式。德治依靠的是人们行为自觉,管理的行政成本低,而且文明程度高于法制,多被古代君主所推崇。晋代虽然三教(儒、释、道)兼宗、三教并立,但仍然崇尚化民成俗的作用。“设礼文以理之,断刑罚以威之,谨好恶以示之,审祸福以喻之,求明察以官之,尊慈爱以固之”。(《晋书》卷五《帝纪第五》)在这里,除了“断刑罚以威之”之外,其它几种都属德治的范畴,可见德治的重要性。

[更多]武夷资讯
[更多]专题报道
[更多]一带一路
[更多]清新武夷
[更多]魅力武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