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ddd
当前位置:首页 > 朱子之路
罗小平:文化与文明
2018-01-26 10:22:38  来源:中国朱子网  责任编辑:王俊杰  

文化与文明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成果,有文化才有文明,这是亘古不变的古训。文化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有怎样的物质基础,就有怎样的文化,而文明又以文化为基础,有一定的文化也应该有相应的文明。但就当今社会而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脱节,文化与文明相脱节,给社会活动和人际交往带来尴尬。本文就文化与文明作粗浅的分析,并从朱子学对当今社会建设的意义作一些探讨,以期对匡助社会建设有所稗益。

一、文化与文明的关系

文化与文明是包括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两个概念,二者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文化与文明具有深厚的意蕴。《易经》:“刚柔交错,天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说天生有男有女,男刚女柔,刚柔交错,这是天文,即自然;人类据此而结成一对对夫妇,又从夫妇而化成家庭,而国家,而天下,这是人文,是文化。人文与天文相对,天文是指天道自然,人文是指社会人伦。由此可见,“文化”的“文”有温文、温和之意,“文化”就是潜移默化,以“文”“化”之;而“文明”就是“文”而化之的程度,是一定物质条件下明达的程度。所以《辞海》、《词典》中说“文明”是“开化的程度”,也就是进步的程度,即“人类社会进步状态”。(《辞海》,中国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第1534页)

从人类社会的进程看,经济是基础,文化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文明又以文化为基础。文化与文明统一于一体,文化是文明的基础,文明是文化的成果,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文化的表现形式。理想的社会发展进程是文明与文化相适应,有什么程度(水平)的文化就应该有什么程度(水平、品质)的文明。也可以这么说,文化越高,开化进步的程度越高,文明的程度越高,和谐的程度越高,社会的品质也就越高。

文化与文明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没有离开文化的文明,也没有离开文明的文化。离开文化的文明是原始简单的文明,离开文明的文化是虚无的文化。当然,文化是文明的基础并非绝对,二者并不等量齐观,或者说文化与文明有时并不完全同步。有文化必须有相应的文明,但文明不以文化作为绝对基础,文明的程度有可能高于文化,即使没有文化(知识、能力、技艺),或者文化程度不高,也必须有起码的文明,因为人在万物中最有灵性。人与物的区别直观上看是头长的方向不同,朱熹说,“草木头生向下,尾反在上”、“禽兽首多横,所以无智”,而人“头圆象天,足方象地,平正端直,以其受天地之正气,所以识道理,有知识”。(《朱子语类》卷四《性理一》,第65页。以下简称《语类》)人的头在上,得天地之正气且气通;物的头下长、横长,天地之气偏且塞。

上述可知,人的自然形体造就了天生的禀质,无论是否有文化,都必须有起码的天地正气,有起码的文明,否则与草木、禽兽无异。没有正气和文明,整个社会就会乱而无序,社会建设就无章可循。

二、当今社会文明的缺陷

朱熹说:“天地之间,无非是天理人欲。”所谓天理,就是本然如此;所谓人欲,就是不应该如此,也就是本然的反面。朱熹告诉人们说天理人欲只是一个大纲,其下有条目(同上,卷一百一十七《朱子十四》,第2824页),就是说何为天理人欲有详细的解释。他举生活事例说:“如做器具,固是教人要做得好,不成要做得不好!好底是天理,不好底是人欲。”(同上)可见,天理是最高的准则,也是最普遍的准则,或者说天理就是人们所说的常理。对照朱熹的天理人欲观,我们可以发现当今社会文明缺失的种种表现。

1、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现代工业的进程,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工业发展带来的物质文明,没有带来相应的精神文明,环境污染、生态恶化是近二三十年的国人关注的话题。掠夺式开发,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加上资源高消耗、管理不到位,环境恶化日趋严重,尽管媒体多有曝光,有关部门也加大了查处力度,但仍然时有发生。另一种情况是,长期以来存在垃圾倒入河中的陋习,溪流河道成为藏污纳垢场所,此类事频频见诸报端。

闽北也不例外,许多乡村把河道当垃圾场,触目惊心,原来一泓清流成了黑水沟。学子朗诵《朱子家训》琅琅之声闻犹在耳,而校园外大道旁却堆满垃圾。现代乡村物质生活普遍提高,文明素质却普遍下降,白色垃圾在乡村随处可见,甚至卖不出去或吃不了桔子倾入河中,造成数十公里河道的污染。今年4月30日《闽北日报》公布的《南平县(市、区)4月份环境卫生督查考评情况》列出环境污染的地方达百处之多,但笔者所见或被人称为“恐怖”、“人类不宜居住的地方”还不在其列。

2、诚信失缺、产品伪劣。诚实是传统儒学和朱子理学的重要内容。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朱熹说:“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天理之本然也。”(《四书章句集注?中庸章句》)诚实就是真实无妄,诚实做人、诚实做事,才符合天理。

道德失缺延伸在经济领域,是诚信危机、利己主义膨胀,假烟、假酒、假米、假水、假种子、假药、假电器、假服装、假汽车(报废车上路运行)等无所不有,大凡能举出的物品,都有假的可能,防不胜防。许多人都有过近似被骗的经历,刚吃过不久的食品,被曝含有毒素;刚服过药物,被曝是鞋底做的胶囊;刚喝过的酒,被曝有害物超标。更有输液塑料管等医疗垃圾做成食的品袋,里面还有血迹,令人胆战心惊。诚信失缺还导致豆腐渣公路、豆腐渣桥梁、豆腐渣房屋、豆腐渣校舍的频繁出现。人们用“没有什么东西不假”来形容当今道德缺失的表现,此话虽然有些夸张,但假冒伪劣无所不有却是事实。

3、私意作祟,执事不公。修身、齐家是做人做事的基础,每个公民虽然职业不同、文化水平不同,基本的道德还必须操守。作为公职人员更应当如此,因为私意长而公心殁。朱熹说:“人只有一个公私,天下只有一个邪正。〔《语类》卷十三《学七》,第228页〕强调要“天理人欲,义利公私,分别得明”。(同上,卷一百一十七《朱子十四》,第2819页)

朱熹所说的“公”是指天理。他说:“日用之间,见得天理流行。”(同上,卷四十《论语二十二》,第1027页)为人处事尊循天理就是公,违背天理就是私。私意作祟做事自然不公,不公就会引发纠纷矛盾。所以,古代乡村发生纠纷时常常找当地宿老,他们秉公调解纠纷,受到人们的敬重。

生活日用讲公,作为公职人员更须有公心。但现实中,常常有违背天理之事发生。甲乙两家山地紧邻,甲植以杉,乙种毛竹,乙家竹笋长到甲家杉地,诉诸法律。因公职人员与竹山经营者有故,竟两次“延长审限”(每次6个月),甚至想以“事实(竹笋所在)为依据,判定此案。一个连百姓就能断定的案子,竟然在执事者手上周旋了一年,增加行政成本不说,更给当事人造成损失,降低了公信度。现实中不少纠纷之所以激化,导致矛盾升级,酿成惨案血案与私意之偏、执事不公有关。

4、风俗不正、人际不和。笔者手中有一本佛教经典《玉历宝钞》,其中收录1997年《北京青年报》刊登的《当缺德成为习惯》的文章,文中列举从空中落下的香蕉皮、瓶子,随处丢垃圾,公共设施被拆、被砸、被盗等不良现象。

此类事在现实中不胜枚举。随地吐痰、随地扔垃圾见怪不怪,破坏公共设施的丑陋现象屡见不鲜。每年台风来袭,媒体提前预告提醒沿街住户管好花盆,但许多人无动于衷。甚至有住户在凉台小铁条上搭花架,有人提醒时回道:“赔得起!”

现代居室生活产生了陌生感,更为麻烦的是不自觉的居民把家当成豢养场,鸡、猫、狗叫声扰民。友人告知,有邻一家,原本彼此相安。不知什么时候养起了一条狗,一下班或一出门就听到狂叫;晚上看电视、看书、查资料或闭目养神也不时听到狗的剌耳嚎叫,搅得心神不宁。在其门上贴“家是生老病死的地方,不是豢养场”、“没有理由让别人一回家就听到你家狗叫,你家爱听人家未必爱听,你家喜欢人家未必喜欢”等提示,但多次交涉无果,甚至回答说“时间还早”。也就是说,无论你是休假在家,或是在家养病,只要没有睡觉都可以让你听到狗叫。

有人说“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理学的核心思想,从上述所例也不无道理:假食品危害人的身体健康,此欲岂不当灭;执事不公,失信于民,此欲岂不当灭;一家养狗,四邻遭殃,此欲岂不当灭;假药延误疾病医治,此欲岂不当灭;豆腐渣工程,危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此欲岂不当灭……

没有文明的社会,人人都有缺德的自由。很多人之所以不敢缺德,是因为有起码的羞恶之心。因为朱熹说:“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无辞逊之心,非人也。”(同上,卷一百一十八《朱子十五》,第2846页)这个羞恶之心不是来自行政强制,而是来自文化自觉、道德自觉、文明自觉。朱子文化讲的就是做人做事的学问,是自觉担当社会责任的学问。

朱子学在宋代以后成为官方的哲学思想,成为国学,以闽北为中心传播海内外,是因为它有价值,而这个价值是因为它有使用价值,对社会起到化民正俗的作用。一部《朱子语类》,包含着许多人生观、价值观、修养观、义利观、道德观、知行观、践履观,是提升生命境界的养分。

但是,今天的朱子学没有沿着古人的理路发展,而是在“多说上达”上下功夫。一讲朱熹,就以他“琴书四十年”为荣;一说朱子学,就以其为“后孔子主义”为荣,而不是把朱子学转化为现实利用,不是把它作为修己治人、化民成俗的一份精神滋养,不是把它作为社会建设的思想动力。我相信,上述例举的生态恶化的制造者、把河道当垃圾场的商家、养狗扰民的居民,在利禄场上肯定是一种谦谦君子的形象,在申论或其它笔墨中肯定也会给出一份满意的答卷,甚至可能成文可观。这就是理学家所说体用不一、知行不一的弊端。杨时针贬道:“谓学校以分数多少校士人文章,使之胸中日夕只在利害上,如此作人,要何用!”(《宋元学案》卷二十五《龟山学案》)

三、重视朱子文化对社会建设的作用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突显了文化软实力的作用和意义,这一背景下各种文化研究机构如雨后春笋,文化的表现形式也丰富多彩。但是,我们发现一方面是文化意义的强调,另一方面是道德的缺失,文化与文明没有同步发展,甚至文明落后于文化。究其原因是缺乏对文化的目的和作用的理解,缺乏文化对社会建设作用的理解,也就是朱子文化的转化利用存在滞碍。朱子文化“理”的内容赋予其对社会建设的作用,闽北虽然极少有上述例举的造假、豆腐渣工程,但既然朱子学发韧于闽北,且是做人做事的学问,应当在建设和谐社会方面体现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1、精义入神,涵养自觉。朱子文化的内容虽广,但“理一”或“一理”是主轴,圣贤言语中仁、义之理需要穷究洞贯,才能“精义入神”,使公民担当道义,在生活日用中承担起社会责任。

“精义入神”出自《易经》,指的是精研事物的微义,达到神妙的境地,而读书是“精义入神”的重要方法。无论是孔子创立的儒学还是朱熹等理学家创立的新儒学,都把读书学习看成是学养的基础。《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更重要的是儒家和理学家都强调治人先修己,也就“古之学者为已”。(《论语?宪问》)这个“为己”不是指物质上的,而是指精神上的,就是通过读书,增加学识、涵养道德,在个人修为的基础上推己及人,推动社会文明进程。“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为建设文明社会提供了滋养,两千多年来,这句极具中华民族的精神成了人们孜孜以求名言。《大学》不仅为人们提出远大的奋斗目标,而且提出了“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的修身方法。

“精义入神”是说要把心融入到书中,做到口到、眼到、心到。道南学派的理学家重视这一读书方法,因为“世间事无大无小,皆有道理”(《语类》卷一百一十八《朱子十五》,第2852页),所以读书要精读细读、熟读精思、仔细玩味。朱熹有许多名言,如“读书之法,先要熟读。须是正看背看,左看右看。看得是了,未可便说道是,更须反复玩味。”(同上,卷十《学四》,第165页)又说:“大凡读书,须是熟读。熟读了,自精熟;精熟后,理自见得。”(同上,第167页) “大凡看书,要看了又看,逐段、逐句、逐字理会” 。(同上,第162页)

圣贤语录中包含着义理,读书需要穷理,所以务必穷究、沉潜思索、仔细玩索,才能栽培义理、灌溉义理。朱熹说:“读书以观圣贤之意;因圣贤之意,以观自然之理。”(同上)“读书之法,须识得大义,得他滋味”。(同上,卷一百四《朱子一》,第2612页)“读书着意玩味,方见得义理从文字中迸出。”(同上,卷十《学四》,第172页)他举吃饭食饮的例子说:“读书,须是穷究道理彻底。如人之食,嚼得烂,方可嚥下,然后有补。”(同上,第163页)“正如喫馒头,只撮个尖处,不喫下面馅子,许多滋味都不见。(同上,卷一百一十七《朱子十四》,第2820页)读书要切己体认,义理灌溉胸腹,才能摒弃鄙陋之见,他说:“如今读书,须是加沈潜之功,将义理去浇灌胸腹,渐渐荡涤去那许多浅近鄙陋之见,方会见识高明。”(同上,卷一百四《朱子一》,第2613页)朱熹反对看书圄囵吞枣、不求甚解,他说:“书不可只就皮肤上看,事亦不可只就皮肤上理会”。(同上,卷一百一十七《朱子十四》,第2817页)“某旧时看文字,一向看去,一看数卷,全不曾得子细;于义理之文亦然,极为病。”(同上,卷一百四《朱子一》,第2611页)读书明理,明理行善,知道在生活日用中明辨是非、善恶、美丑,知道何者当为,何者不当为。朱熹说:“善,须真见得是善,方始决然必做;恶,须真见得是恶,方始决然必不做”。(同上,卷一百一十七《朱子十四》,第2815页)

现代科技的发展,文化传媒的大量运用,为文化的传承提供了便利,但就目前而言,文化没有克服杨时针贬的“口耳诵数之学”(《宋元学案》卷二十五《龟山学案》)的弊端。学是学了,但没有往心里去,没有涵泳品味,更没有精义入神。朱子文化是我们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传播朱子文化不仅要学,更要品味玩索、温寻涵泳、精义入神,培养人们的文化自觉、文明自觉。

2、躬身践履,化民成俗。躬身践履、整齐风俗是朱子文化的重要内容。理学家认为学者须书上玩味义理,身上体验义理,行上贯彻义理,实现上下通达,学以致用,完善人生,服务社会。

朱子文化不是拿来“唱”的,诗歌、舞蹈、影视、文章只是宣传朱子文化的表现形式,目的是通过宣传,涵养心性、知类通达、化民易俗。天地万物,人间世事,纷繁复杂,有善恶、是非,也有美丑、邪正、曲直,人们须于事事物物中躬身践履,知美恶、明是非,然后择其善者而从之。

读书的目的在于穷理,穷理的目的在于践履。《易经》中的“精义入神”后还有一句“以致用也”。道南学派的“延平四贤”是宋代文化的代表,也是文明的代表,他们百年传承,继往圣绝学,传播儒家道统,践履一方文明。具有“程氏正宗”之誉的杨时就是因为传播文化、整齐风俗而得到赵佶皇帝的表彰。宋崇宁四年(1106),徽宗给杨时祠颁发匾额时称:“尔龙图阁直学士时,刚方立朝,理学秉心,恳请宗祠匾额。朕宜钦奖,特赐‘笃钟理学’,四字于堂宇,以昭盛世之隆,庶彰文明之化。”(《弘家杨氏房谱?〈恩荣图文曰〉》,王必金《五子成英才》,《杨时文化研究》第3页)罗从彦为了传道,“鬻田裹粮”徒步千里求学,在日用中切己深察、体悟天理。他对风俗有一句名言:“朝廷重教化,士人知廉耻,天下有风俗。”(《宋元学案》卷三十九《豫章学案》)李侗既是文化的传播者,也是文明的实践者。他虽然没有出仕为官,但却在生活日用中实践“治国、平天下”的抱负,40多年屏居山水间讲学传道,于事事物物中致知力行,并且是在箪瓢屡空、生活艰难的情况下,“独使一乡,化为善良”。(宋?汪应辰《李延平先生墓志铭》)

朱熹也十分重视实践,认为只有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社会,促进风俗的转变才有意义。他说:“只有两件事,理会,践行”、“学者以玩索、践履为先”。(《语类》卷九《学三》,第149页)“前贤之言,须是真个躬行佩服,方始有功”。(朱熹《小学》)儒家的为己之学要求践行须从自家己身开始,从眼前事物开始。朱熹说:“学问之道,只是眼前日用底便是,初无深远玄妙”。(《语类》,卷一百一十八《朱子十五》,第2850页)“千言万语,说得只是许多事。大概在自家操守讲究,只是自家存得些在这里,便在这里。若放去,便是自家放了”。(同上,卷九《学三》,第149页)

朱熹知道人的学问常常有脱离实践的弊端,有的人“见只是见,见了后却有行,有不行”。(同上,第153页)他用目与足比喻知与行的关系,他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同上,第148页)也就是说,知是行的基础,行是知的目的,学而不行失去读书的意义,所以他提出要“知行相须”、“知行互发”,告诫人们要在“自家身己上理会,方是实学问”。(同上,卷一百一十八《朱子十五》,第2863页)他在回答学生提问何谓“正门墙而立”时说:“修身齐家,自家最近底事,不待出门,便有这事。”(同上,卷四十七《论语二十九》,第1186页) 可见,读书穷理、修己治人是理学家倡导的教育路向。

朱熹认为人世间有一个普遍的规矩准绳,格物要把自己放入其中看是否符合天理,是否符合社会公信良俗。他说,人必须“常常提警,教身入规矩内,则此心不放逸,而炯然在矣。心既常惺惺,又以规矩绳检之,此内外交相养之道也”。(同上,卷十二《学六》,第200页)朱熹十分关注化民成俗的话题。他说“里有仁厚之俗为美”。(《四书集注?论语章句集注?里仁》)对不文明或违反社会道德的现象给予强烈抨击,针对余正叔说的“今人家不善教子弟”。朱熹说:“风俗弄得到这里,可哀!”〔同上,卷七《学一》第127页〕

格物、致知、穷理、力行概括了进学的方法和目的。只有致知之、力行之,于实践中体验义理、践履义理,才能敦促善良、化民成俗,促进社会文明和社会建设,朱子文化才能彰显出时代的价值和意义。

3、弘扬理学,促进和谐。朱子文化是宋代的先进文化,至今仍然闪烁着人文精神的光耀,尽管因时代的局限,朱子学中不乏有封建糟粕,但主体是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其中的人文关怀对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德礼刑政是古今中外治国的两种方法,而德礼的方式有多种形式。德治依靠的是人们行为自觉,管理的行政成本低,而且文明程度高于法制,多被古代君主所推崇。晋代虽然三教(儒、释、道)兼宗、三教并立,但仍然崇尚化民成俗的作用。“设礼文以理之,断刑罚以威之,谨好恶以示之,审祸福以喻之,求明察以官之,尊慈爱以固之”。(《晋书》卷五《帝纪第五》)在这里,除了“断刑罚以威之”之外,其它几种都属德治的范畴,可见德治的重要性。

朱子文化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是闽北的文化品牌,但这个品牌只是历史上留下的文化积淀,不是今天人文精神塑造的品牌。换名话说,就是朱子文化还没有成为改造心性、回归天命之性的品牌。

笔者不反对让朱子文化走出闽北(李子《朱熹必须走出闽北——如何打造和利用朱子文化》),《闽北日报》2012年10月30日),问题是以怎样的形象走出闽北。朱子学是一部完整、全面的哲学思想体系,我们的责任不是停留朱熹在闽北“琴书四十载”的荣誉感当中,因为明代河津朱子学者薛瑄说过:“自考亭以还,斯道已大明,无烦著作,直须躬行耳。”(《明史》卷二八二《儒林一》)而是要思考如何让理学思想发扬光大,如何让理学思想促进社会文明,如何让理学思想促进社会进步,让文化寻根者感受朱子文化惠泽近千年的闽北当今的环境风貌和人文风貌。朱子学既然是做人做事的学问,就不仅是闽北文化的品牌,而是全省乃至全国的品牌,但这个品牌只是文化品牌,不是文明品牌。要使朱子文化走向世界,必须把朱子文化资源转化为对和谐社会建设的实际利用,才能彰显朱子学“东亚文明”、“后孔主义”的历史地位。

朱子文化历史上的传播不是作用,而是影响,影响不能替代作用,不能替代价值。发挥朱子文化的当代价值,才是文化的应有之义。笔者认为,作为朱子学的重要发源地的闽北,应当在“修己”上下工夫,就是在闽北的范围内塑造朱子文化的人文景象:(1)加大朱子文化的宣传力度。朱子文化活动开展了二三十多年,但南平至今很多人不知道朱子文化。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学术成果转化实现利用存在滞碍,朱子文化只在学者中流传,声音没有传出讲坛。另一方面朱子文化书刊杂志是紧缺品。朱子文化的研究成果诸多,但流传不广;《朱子文化》杂志创刊7年多,已出版42期,但机关单位、学校难见踪影。朱子文化要走出闽北,必须在闽北地方深入人心,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等媒体和宣传栏广泛宣传,在人们心中多加灌溉,培养人们的文化自觉、行为自觉、文明自觉。

(2)加大劝勉惩戒力度。崇尚文明是人们美好的愿望,但人心各面,总有少数人置若罔闻,甚至违背公信良俗、泯灭良知,特别是在道德滑落、人心不古的今天,必须有一套劝勉惩戒制度。责、权、利是一个职能部门管理运作的基本方式,但一直以来,我们的城市文明是环卫工人在风雨烈日下扫出来的,而环卫部门只有扫的职责,没有监督的权力,导致前面扫后面丢,甚至从空中当着环卫工人的头上丢垃圾的怪象。应当借鉴台湾的城市管理办法,赋予环卫部门的执法权,管住人的口和手,就管住了城市文明的一半。近期组建的文明志愿者应在街头巷尾劝导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垃圾,违者给予相应处罚。环境管理部门要强加对环境的监察,对乱倒垃圾、养宠物扰民等丑陋现象给予曝光。一处文化景点暗藏杀机谁都无法相信,但这却是事实。对乱倒垃圾造成人身伤害的应依法严惩。去年12月中旬,笔者在武夷山兰汤桥下著名景点朱子渡发现河岸堆满垃圾和成堆啤酒瓶及玻璃碎片。今年6月16日参加文化交流活动再次来到此地,发现几个赤身哭喊的儿童窜出岸边树丛,问其缘故才知一个12岁男孩膝盖被划破一道一两公分的口子,鲜血直流。玻璃无异于尖刀利器,这里的商家或居民十分清楚此举的危害却有意为之。这些制造杀机的人丧尽天良,与朱熹笔下头横着长的动物同类。道德滑落到如此地步的今天,潜移默化的教育来不及让人们避免面临伤害,必须先强调限制、禁止的行为,然后再细说原因,否则将有更多人遭殃。文化工作者的理学研究也应结合现实,既玩索古人思想,又体察今日现实,抨击丑陋行为,引导人们存善、向善、行善,促进社会风气的转变。

总之,文化与文明是社会建设的体现,是时代进步的体现,二者相辅相成、齐头并进,才能有效摒除积弊。朱子文化的践履观是倡明义理、敦促向善、整齐风俗、践履文明的文化资源,闽北作为朱子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应当在促进文明建设和社会建设方面率先垂范,发挥朱子文化的引领作用。

[更多]武夷资讯
[更多]专题报道
[更多]一带一路
[更多]清新武夷
[更多]魅力武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