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ddd
当前位置:首页 > 武夷山资讯
武夷山柴头会新鲜事:老外逛“会”,“手艺风景”,还有联合普法~
2018-03-26 14:28:15  来源:武夷微发布  责任编辑:王江江  

持续三天的柴头会已接近尾声,天气也特别给力,春光明媚,不知各位小伙伴们有没有卷入熙熙攘攘的人群,在比肩继踵的集市,琳琅满目的商品里淘到心仪的“宝贝”,是否遇到有趣的人,有趣的事?或者因为总总原因错过了这一年一度的盛会?不着急,跟着记者的视角,看看今年柴头会上的那人、那事、那物~

留学生逛柴头会

3月22日(农历2月初六),武夷学院海外留学生在武夷山柴头会上选购竹木制品。当日,是福建武夷山市2月初六一年一度的柴头会,武夷学院组织海外留学生逛柴头会,体验当地传统的民间民俗文化,让海外留学生了解和掌握地域体色文化,更好的传播中国民间民俗文化。(邱汝泉/文图)

柴头会上的“手艺风景”

“这个竹篮多少钱?还有这个竹果盘双层不同色的呢,编得好细,可以装茶点,还可以装茶具,这种竹编的手工艺品别致典雅不过时,我很喜欢。”一位来自上海的吴女士满脸洋溢着淘宝的兴奋。

周小丽/图

3月23日,是武夷山一年一度的柴头会,来自全国各地四海八方的宾客们,都会如约而至。在李生文的铺面上,显得格外热闹,吸引的都是全国各地爱茶的女人们,每年她们都会如约来他的铺面“报到”,这两年他的竹手艺名声远播,手工艺品种类越来越多,生意做得越来越红火。

李生文,是武夷山星村镇桐木村的一名残疾人,凭着一身竹编的好手艺,勤勤恳恳,坚持不懈创着自己的竹事业,这几年,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收入不菲,销售额达几十万元。个头不高的他,虽说腿脚有些不便,可精神头很好,见来人询问竹制品,他总是耐心介绍,在李生文的眼中,竹子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最好的礼物,而制作竹制品的手艺,则是将这份礼物带进家家户户。

舒翔/图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科技发达了,学手艺既苦又累,更没有年轻人愿意学习。可李生文仍有自己的想法:“现在我已经在扩大规模生产,组织一些有动手能力的残疾人朋友过来学习,投入半机械化生产,这样一来,既可以带动残疾人朋友们的经济收入,还能把这门老手艺传承下去。”

 

柴头上地旧木制揉茶机 朱燕涛/图

在柴头会上,这样的农村能工巧匠有很多,在现今都市里很少见的老手艺、老绝活,在武夷山却能一饱眼福,来个全聚齐,来个大比拼。这就诱惑了一批批的文艺人,因柴头会上的东西,很另类,也很文艺,武夷山当地村民会挑着一撂撂的竹制、木制、铁制等农业生产用具或其他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齐刷刷赶到城关,都是为了一年一度的武夷山全民剁手欢快节“柴头会”。

周小丽/图

柴头会,定在每年农历二月初六,将持续三天时间,传承已有100多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追求环保低碳,崇尚绿色纯天然,这就给原生态的纯手工实木、竹木制品带来了商机。实木菜板、实木凳、实木椅、实木楼梯……一应俱全,古朴耐用,人们走走停停,不时弯下腰来询问。一位竹老板很自信介绍,“这竹篓子是虽然是竹子编的,但能做到滴水不漏!养花、养鱼多好啊!”(周小丽/文图)

联合普法走进柴头会

为进一步增强群众的法治意识,3月22日上午,武夷山市司法局新丰、崇安司法所联合市行政执法局、铁路派出所等相关部门组织工作人员及法治宣传志愿者走进“柴头会”,开展法治宣传活动。

工作人员在现场设立咨询台,发放法治宣传手提袋、围裙,《劳动合同法》《婚姻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宣传手册等,为群众自觉守法用法营造良好氛围。前来“赶会”的群众纷纷领取宣传材料,进行法律咨询,工作人员对前来咨询的群众都进行了耐心详细的解答。活动中,共解答法律咨询80人次,发放普法宣传材料3000余份,将法律知识送到老百姓身边。(吴连琦 林青)

[更多]武夷资讯
[更多]专题报道
[更多]一带一路
[更多]清新武夷
[更多]魅力武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