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ddd
当前位置:首页 > 朱子之路
少年时期的朱熹
2018-06-28 08:37:03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王俊杰  

南宋建炎四年(1130),朱子出生在福建尤溪城南的郑安道宅。朱子天性好学,善于思考。四岁时的中秋节晚上,一家人在赏月,父亲指着天空,告诉朱子那是“天”。朱子反问道:“天之上何物?”朱松不能回答,惊喜地自慰:“此子或可望也。”这就是后人所传“朱子问天”的故事。

绍兴七年(1137),朱松入朝做官,由于其父朱松主张抗金,反对议和,被罢免官职,逐出京城,他带着儿子和妻子移居建安也就是今天的建瓯。少年朱子常与邻里小儿在沙滩嬉戏,并用手在沙滩画卦,留下坐沙画卦的佳话。朱子幼年异秉,颖悟早慧,诵读《孝经》时,在书上写道“不若是,非人也”。在朱松精心教导下,朱子诗文颇有长进,长辈们称赞他能运笔生风。少年朱子时常聆听朱松与亲朋故友商谈抗金救国,对国家前途充满忧虑。

绍兴十三年(1143)暮春,朱松因忧愤成疾,病逝于环溪精舍,年仅四十七岁,此时朱子才十四岁。临终前,朱松给崇安五夫(今福建武夷山市五夫镇)好友刘子羽写信,让朱子拜其为义父,并从学于武夷三先生,即刘子翚(学者称屏山先生)、刘勉之(学者称白水先生)、胡宪(学者称籍溪先生)。此三人皆为名儒,亦深谙二程理学。

朱松去世后,朱子遵父遗命,与母亲祝夫人迁居五夫。就读于刘子翚的屏山书院、胡宪的私塾等,朱子在三位老师的严格教导下,读了理学先师周敦颐的《爱莲说》后,决心要成为像莲一样“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

刘子羽是抗金名将,曾与朱松同朝为官,亦因主张抗金被贬回乡。刘子羽义不忘朱松重托,在屏山脚下,为朱子母子建造了五间住房。为了让朱子不忘祖,记住乡愁,以朱氏婺源故乡紫阳山为鉴,将住宅命名为“紫阳书堂”(后称为紫阳楼)。因朱子往来刘勉之的草堂、胡宪的山居需经过一条巷子,后来,人们把这条巷子称为“朱子巷”。

朱子对刘氏三代祖孙的忠义气节深为敬重,曾写下对联褒颂:“两汉帝王胄,三刘文献家”“八闽上郡先贤地,千古忠良宰相家”。

迁居五夫的第二年,刘子翚为朱子取字“元晦”,希望其成为一个外表不露、道德内蕴的人,但也函有“禅学探幽”的底蕴。绍兴十七年(1147),刘子翚病重时,又把“不远复”三字符传给朱子,大意是当误入歧途之时,能够尽快迷途知返,知道错得不远能及时纠正。朱子在慈母、义父、恩师的精心培育下,逐渐长大成人。(摘自《朱子文化简明读本》福建教育出版社 黄靓整理)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仲晦,号晦庵、晦翁,出生于福建尤溪。一生从政九年,五任地方官,立朝做为“帝师”四十六天。他长期在福建闽北生活,大部分时间用于著书立说。晚年定居建阳考亭,逝世后葬于建阳黄坑,享年七十一岁。朱熹是继孔孟之后,中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是古代社会后期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朱子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它以朱子理学为主干,包括其哲学思想、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流传至今的煌煌百万言的《四书集注》《楚辞集注》《近思录》《资治通鉴纲目》等巨著是朱子伟大的精神遗产。朱子文化还有散布于中华大地上无数的遗址、遗迹,作为活化的历史,见证着朱子文化的辉煌。朱子在闽北留下了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为传播朱子文化,提升人文素养,教育周刊将开办“朱子文化讲坛”专栏,探寻圣贤足迹,品鉴理学思想。

君之所贵者,仁也

释文:领导者最可贵的品格是仁 时代价值:亲和;宽容;关怀 画解:大禹治水

很久以前,黄河洪水泛滥,中原一带人民流离失所。君主尧采纳了各部落首领的建议,任命鲧来治水。但是,九年过去了,洪水仍然肆虐。

继任君主舜听从了大臣的建议,把治水的任务交给了鲧的儿子大禹。大禹新婚才几天,他告别妻子,带领一批助手,跋山涉水,风餐露宿。大禹吸取了父亲以“堵”治水的教训,采用了疏通水道的方法,使洪水能够顺利地东流入海。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有一次,他路过家门,听到婴儿的哭声,那是他的妻子刚给他生下的一个儿子。他多么想进去看一看妻子和孩子啊!但是一想到治水的重任和无家可归的百姓,大禹眼含热泪,头也不回地继续投入到治水的工作中去。在大禹的努力下,咆哮的河水终于变得驯服而平缓,昔日被水淹没的农田变成了粮仓,人民过上了幸福富足的生活。

后来,舜把帝位禅让给禹。大禹因此成了上古时期,继尧、舜之后第三位具有仁爱之心的君主。

(本文摘自《朱子家训》故事国画注解图书,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方彦寿注解。)

朱子曰

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孟子集注·尽心章句下》)

忧民之忧,而民忧其忧。(《孟子集注·梁惠王章句下》)

 

[更多]武夷资讯
[更多]专题报道
[更多]一带一路
[更多]清新武夷
[更多]魅力武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