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ddd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武夷
武夷散记
2018-07-06 09:12:22  来源:武夷山新闻网  责任编辑:王俊杰  

五夫镇兴贤街凤凰巷内的朱子社仓,至今保存完好。社仓初建于乾道七年(1171),为朱熹首创并命名的一个民办社仓。乾道四年(1168),闽北荒馑,饥民骚动。朱熹力劝里中豪富,发家中存粟,以平价赈济灾民;同时上书建宁知府,请求发放官仓存粮以应急需,灾情遂得缓解。之后,朱熹又先后上书历任知府,请在五夫建仓,得到官府支持。乾道七年八月,社仓建成。朱熹亲撰《建宁府崇安县五夫社仓记》一文,追溯建仓始末。社仓建成受益后,建宁府属各县争相仿效。淳熙九年(1182),朝廷将朱熹呈请施行的《社仓法》“颁诏行于诸府各州”。自此,五夫社仓因开救荒之先河,被誉为“先儒经济盛迹”,历代重修不辍,因而保存完好。社仓廒廪现仍为五夫镇粮站存粮之用。看来,这位名垂千古的一代宗师并不是只会掉书包的书呆子,而是能够学以致用的经世之才。

朱熹在五夫还留下了许多遗迹遗物,最著名的当属那株他亲手所植的香樟。这棵香樟,树冠遮天蔽日,郁郁葱葱。看样子,树龄至少有八九百年。朱熹当年吟咏过的那半亩方塘,至今尚在;那源头活水,依然汩汩流淌,不绝如缕。

除过五夫镇的朱熹故居外,武夷山景区内还建有一座朱熹传道授业的书院——武夷精舍,又叫武夷书院。书院始建于淳熙十年(1183),位于九曲溪五曲东岸,隐屏峰南麓。其时,朱熹刚从“提举浙东常平茶盐公事”任上辞官返乡,回到武夷,创建书院,广收门徒,聚众讲学,历时八年之久。期间,大儒云从星拱,流风相继,四方学子接踵而至,形成了“当今道在武夷”的盛况,武夷山因此被称为“道南理窟”。清初,康熙皇帝亲颁御匾“学达性天”赐与武夷精舍。

我冒雨在武夷书院内外瞻仰,深深为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所折服,流连忘返。我恭恭敬敬地请来了朱老夫子的手迹拓片。家里刚装修好一套房子,要挂一副字画,手头的几幅都觉得不合适,正在想着怎么弄。没想到,缘分竟在遥远的武夷山。朱老夫子的手迹,不正是我殷殷期盼的对象吗?我精心挑选了几张,一幅是前一天在故居现场感受过意境的那首《观书有感》手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另一副是对联:“鸢飞月窟地,鱼跃海中天”。夫子的手迹,笔力雄健,圆润饱满,确是大家风范。回来后,我恭恭敬敬装裱起来,挂在书房,晨昏瞻仰。

《宋史》将两宋大儒的传记,并没有像其他史书那样收入《儒林》,而是别出蹊径,另设一个类别《道学》,用4卷篇幅,记载了24位名儒的事迹。《道学》之后才是《儒林》《文苑》《忠义》《孝义》诸类。《道学(一)》收入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邵雍5人,另在张载传后附录其弟张戬。《道学(二)》收入程氏历代门人谢良佐、游酢、杨时、罗从彦、李侗等10人。《道学(三)》只收朱熹、张栻二人。《道学(四)》收入黄干、李璠等6位朱氏门人。从篇幅看,朱熹记载最详,用笔最多,其师承及门人弟子,占了多一半,可见朱熹在理学中的地位,是真正的集大成者。

《宋史·朱熹传》里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辞”这个词出现的频率很高,粗略统计一下,达26次之多,加上同样意思的“归”“致仕”“休致”等词,不下30次。这在惜墨如金的二十四史中极为罕见。也就是说,朱熹从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及第开始做官,到庆元五年(1199)退休,在51年的宦游生涯中,辞官不下30次之多。仅此一举,就不知要愧死古今多少官场中人。诚然,一辞再辞中,免不了有时会有沽名钓誉的成份,但也说明,朱熹本人对做官的兴趣确实不大,即使做官,也多是皇家某个宫观的主管之类的闲职散官。他担任过潭州南岳庙监,先后主管过台州崇道观、武夷山冲佑观、西京嵩山崇福宫、太一宫、南京鸿庆宫等。这些官职,多是以研究学问为主,有的仅是挂名。真正主政一方或执掌某事的实职,倒也做过几任,政绩也颇为可观,甚至让皇帝也感到惊讶,大为赞赏。

[更多]武夷资讯
[更多]专题报道
[更多]一带一路
[更多]清新武夷
[更多]魅力武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