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ddd
当前位置:首页 > 朱子之路
中年时期的朱熹
2018-08-03 08:49:25  来源:武夷山新闻网  责任编辑:王俊杰  

一、朱张会讲

朱子进入中年后,四位入门老师相继辞世。特别是李侗去世后,朱子感到读书著述“有疑无与析”,有必要请教他贤,“中和”的原理也需要和别的学派商讨。于是,朱子与浙江、江西等地的学者展开交流。

乾道四年(1168)九月,朱子远涉二千余里到潭州(今湖南长沙),与湖湘学代表人物张栻论学。湖湘学派与朱子闽派同源于河南二程,但湖湘学承接的“道”是《孟子》,与闽北道南传承有着差异。湖湘学派认为,他们认知“天理”的途径是在日用之间或在实践之中去认知,与闽北一脉“默坐沉心,体认天理”的求知方法不同。因为二人对此各抒己见,论辩激烈,但双方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史称“朱张会讲”,也称为“长沙论道”。论道结果,朱子对张栻的观点很佩服,对原有“中和”观点进行了反思。“朱张会讲”是朱子第一次与理学不同地域的派别学术论辩。

朱子在长沙住了两个月,与张栻在岳麓书院一边论学,一边讨论儒学经义。期间,朱子还为岳麓书院讲堂书写了“忠、孝、廉、节”四个大字,为湘中儒家弟子写了“存忠孝心、行仁义事、立修齐志、读圣贤书”四句话,极力宣扬儒道。

淳熙二年(1175 ) ,朱子大部分时间在寒泉精舍(今建阳麻沙)一边为母守丧,一边著述立说,主要编辑有《论孟精义》《诗经集注》《资治通鉴纲目》《西铭解义》《太极图说解》等。其中与吕祖谦合编的《近思录》,是初学者理学入门之书。

二、鹅湖之会

“鹅湖之会”是“朱张会讲”八年后理学门派内的另一场盛会,在中国思想史、文化史上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鹅湖之会”的双方是福建的朱子和江西的陆九渊。在学术上,朱子是理学的代表,陆九渊是心学的代表。朱子以理为本原,认为宇宙万物由理派生,强调向外寻理;陆九渊以心为本原,认为心就是理,宇宙万物由心派生,强调内求寻理。由此引发治学方法的分歧。淳熙二年(1175)夏,朱陆在信州(今江西上饶)鹅湖寺论学。双方围绕“教人之法”开展论辩,陆氏认为朱子教人支离,即缺乏系统性,朱子则认为陆氏教人之法太简,即把问题简单化。十多天的论辩无法达到“会归于一”的结果,史称“鹅湖之会”或“鹅湖之辩”。

“鹅湖之会”虽没有达到统一思想的目的,但朱子和陆九渊还是深受启发,事后都反思自己原有观点。在经过闽赣交界的分水岭时,写下《题分水关》:“地势无南北,水流有西东。欲识分时异,应知合处同。”表达儒家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思想。

“鹅湖之会”多年之后,朱子又与浙江事功学派的陈亮相互以书信形式开展了长达三年的关于“义利王霸”的辩论。朱子认为,如果帝王都以现实的功利为标准,那就意味着专制权力可以为所欲为。这次论辩亦成为朱子生涯中一次重要的学术活动。

三、白鹿学规

淳熙五年(1178),朝廷催朱子上任南康军(今江西星子县)知军。朱子在南康军制定了白鹿洞学规。鹿洞书院始建于南唐,享有庐山国学的盛誉,是名扬天下的儒生旧馆,但已废弃百余年。为了让书院发挥教化功能,淳熙六年(1179)朱子一面向朝廷上《申修白鹿洞书院状》,一面撰《白鹿洞牒》在社会公示,以取得朝野人士的支持。同时,从南康军库中拨出钱粮修建书院。书院修成后,朱子自任洞主,筹措院田四百亩以赡诸生;向时任江西常平提举的陆游求藏书,又聘请了二十六位举人为学官。朱子还常到书院与诸生论学,来学者达三百余人。

为了规范书院教育,朱子亲手制订了《白鹿洞书院揭示》。《白鹿洞书院揭示》言简意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书院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教育章程,也是儒家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的充分体现。此后,朝廷将此学规颁布天下,成为后世书院学规的圭臬。

四、武夷讲学

淳熙十年(1183)正月,朱子受命主管台州道观,居住在武夷山。为了进一步传播理学,朱子亲自规划,在武夷山九曲溪畔隐屏峰下创建精舍。武夷精舍是朱子创建的第三所书院,相对于此前的寒泉精舍、晦庵草堂,不仅书院的创建日臻完善,书院讲学也进入了成熟阶段。精舍布局整齐,功能齐全,食宿、讲学、娱乐、景观皆有。朱子作《精舍杂咏十二首》,其中《精舍》曰:“琴书四十年,几作山中客,一日茅栋成,居然我泉石。”表明朱子此时已在山野中生活、讲学、著述四十多年,但居所未定。

书院建成后,各地学生不远千里接踵而来。朱子在此八年,汇集群言、讲学著述,修订了《小学书》《童蒙须知》,审定了《易学启蒙》,完成了《孝经刊误》《周子通书》,刻印了《太极图说解》《西铭解》。《大学章句》《中庸章句》的序定标志《四书集注》思想体系的诞生。

在武夷山,朱子也将读书、讲学融入品茗、琴歌、酒赋、悠游山水之中。朱子赋诗曰:“仙翁遗茶灶,宛在水中央。饮罢方舟去,茶烟袅细香。”将自然山水与品茗情趣描绘得淋漓尽致。淳熙十四年(1187)春天,写下脍炙人口的《武夷棹歌十首》组诗,画屏般地展示九曲溪的旖旎风光,成为传响武夷山的千古绝唱。传说六曲响声岩“逝者如斯”崖刻也为朱子所题,意在教育门人要珍惜时光。

朱子研究理学,总是与国家命运和社会风气紧密联系在一起。淳熙十五年(1188)十一月,朱子上万余言《戊申封事》,直接指出朝廷所颁各种措施失误,是因为孝宗君心不正。章奏送到宫中,已就寝的孝宗连夜秉烛披阅。朱子在武夷精舍生活、讲学七八年,武夷山由此成为南宋的文化中心,张栻称道:“当今道在武夷。

相关阅读
[更多]武夷资讯
[更多]专题报道
[更多]一带一路
[更多]清新武夷
[更多]魅力武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