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ddd
当前位置:首页 > 万里茶道>
一盏桐正红 三代匠人心——记武夷山桐正红茶发展史
2019-02-01 08:47:49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王俊杰  


爷孙三代在揉捻茶叶


2018年底,武夷山桐正茶业创始人李素军凭借传统技艺制出的桐木关红茶,从上海捧回了有中国茶行业品牌“奥斯卡”美誉的“金芽奖”奖杯。这,对他而言,地道的正山小种不仅仅是一杯简单的茶,还代表了李氏家族的传承。


桐木茶叟李土生 艰苦事茶数十载


李家世代居住在桐木关古王坑村,从爷爷辈开始均为茶农。李素军从小就随母亲上山采茶,看爷爷与父亲做茶。茶,是陪伴他成长最好的伙伴。


世代传承的手法,是制出好茶的密码。上世纪50年代,爷爷李土生师从古王坑人钟宝福,学习制作传统红茶。那时候,一个生产队有四间做红茶的“青楼”,可一次性消化1600斤茶青。工艺上也与现在有些不同,需经历采摘、看青、揉捻、发酵、打大焙、手工筛、打堆等一系列工序。当时生产力落后,制茶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整宿都没有时间睡觉。光“倒青”(萎凋)这一工序,就要耗费极大的体力。


做好的茶,由爷爷徒步挑到赤石收购站贩卖,一来一回就需要两天时间。直到1958年,桐木关的公路建成,爷爷才稍微轻松些,可以将茶叶挑到星村茶叶站,由政府统购统销。


二代传人李华 一生坚守倾情大山


“父亲从来没有离开过桐木,离开过茶”,对于这片土地,李素军的父亲李华热爱且自豪。


李华16岁开始学做茶,师从李土生。爷爷的要求十分严格,每道工序、每个细节都要求学到骨子里去。那时候,揉捻是通过水力揉捻机来实现的,而他一个人就要管理整个生产队的四台机器。


回忆起那段做茶的时光,李华认为是段“艰辛史”。那时候“青楼”烧的是柴火,毛巾捂住口,憋着一口气钻进去加柴,再跑出来透气,循环往复,每天都得不停地靠洗澡降温。


在“打大焙”的这道工艺上,加柴的量把握好,烧出来的火焰才是平火,否则不仅茶会受影响,还可能会把“青楼”烧着。因此要时刻盯住,手脚也要麻利。


直到1978年左右,青楼改制成明火U型火槽,烧火更加安全,制茶师傅才稍微松了口气。


1979年,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1981年,李华担任保护区第一代护林员,与同伴一起每天巡山护林。随着年龄增长,如今李华转做“护林信息员”,继续坚守这片滋养世代茶人的风土。


新时代茶人李素军 探索红茶新工艺


“放弃繁华的大城市生活,回到桐木,我觉得我做了最正确的选择。”十多年前,李素军接过接力棒,继承了家业,创建了桐正茶业。


李素军回家那两三年,桐木关内只做传统工艺的正山小种。许多茶客对烟熏味不太接受,正山小种红茶处于低谷期。2005年“金骏眉”的问世,在茶市中形成了一股红茶冲击波,开始有更多的人认识这一“东方神饮”。那看似普通的茶芽彻底改变了桐木村,改变了正山小种红茶在国人心中的地位。


桐木关里,李素军是80后较早做茶并外出销售红茶的。爷爷和父亲对他严格要求,加之他肯钻研、有悟性,很快就掌握了制作正山小种的技术要领。


除了继承制茶技艺,李素军还会创新。“我们上一代人,为了方便评级统购统销,制作出来的口感相对统一。到了素军做茶,口感就丰富多样了。”李华说道。


李素军研制出以无烟正山小种为茶胚,茉莉花茶的传统窨制工艺窨制的茉莉红茶,开创了新的正山小种的诠释方式,一举拿下2017北京茉莉花茶节茉莉红创新奖。2016年制作的桐正壹号,在中蒙俄博物馆收藏武夷茶活动中脱颖而出,被蒙古国家博物馆收藏。


“作为后人,我想把桐正红茶打造成一个武夷山红茶产业化发展的企业,让更多的人喝上一杯地地道道的武夷山红茶。”对未来,李素军信心满满。(林李冰)


[更多]武夷资讯
[更多]专题报道
[更多]一带一路
[更多]清新武夷
[更多]魅力武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