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ddd
当前位置:首页 > 武夷山资讯>
武夷山实行“乡管、村聘”深化林业生态管护机制改革——实现“山有人管,林有人护,火有人防,责有人担”
2019-04-16 17:11:39  来源:武夷山新闻网  责任编辑:王林强  

一是健全管理体制。实行林业生态护林员“乡管、村聘”,由乡(镇)、街道对护林员统一进行管理。即“乡管”:由各乡(镇)、街道办对林业生态护林员实行统一选聘、业务指导、技术培训、检查考评等日常管理,统筹安排使用林业生态管护机制改革工作经费;“村聘”:由各村委会根据护林员选聘条件按照1:2以上比例推荐,乡(镇)、街道办工作领导小组考核,公示无异议后由各村委会与护林员签订管护合同,报林业局备案,并指定各村林政员为监管员,护林员实行聘任制,原则上三年一聘。

二是建立巡护平台。全市统一建立林业生态护林巡护系统平台,平台指挥中心设在各林业站,系统终端安装在各护林员手机上,对护林员巡山护林行为实行全程监控,实时跟踪管理护林员巡护轨迹,实现对巡护位置、巡护时间、巡护路线的规范化动态管理。

三是完善考评制度。建立生态护林员“日巡、日查、季评”的考评制度,利用巡护系统软件对护林员实行巡护轨道跟踪管理,实现制度管人。考评内容包括巡山考勤、林地林木保护(包括违规违法种茶)、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野生动物保护等方面。实行百分制考评,总分少于80分为不合格,80-85分为基本合格,86-90分为合格,91分以上为优秀。考评结果作为护林员和监管员绩效发放和是否续聘的依据。

四是创新护林机制。建立“联片、联合、联动”的林业生态护林机制。联片:按责任区设护林员,一般每个责任区面积1.5-2万亩左右,配备2名护林员。联合:整合各村护林人员、资金、设备等资源,统筹使用所辖行政村村级组织监管费和管护费等护林资金。联动:统一安排和调度护林员,根据需要可在重点生态区位和特殊时段加强护林力量,灵活调度护林员,形成联动互助的护林网络。

五是资金筹集使用管理。适当调整村级监管和护林员直接管护费支出比例,由乡(镇)、街道集中统筹使用。即生态公益林补偿金35%、天然林补助资金30%用于村级监管费和管护费。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280万元用于补助全市深化林业生态管护机制改革工作经费。护林员根据管护面积职责要求,原则上每人每月管护费约2000元左右,监管费每人每月500元。管护费70%按月发放,30%根据年终管护质量绩效考核结果一次性发放,其中考核结果不合格或有重大失误的护林员,不予发放并解聘。

[更多]武夷资讯
[更多]专题报道
[更多]一带一路
[更多]清新武夷
[更多]魅力武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