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ddd
当前位置:首页 > 朱子之路>
朱高正通解《近思录》|为学大要(二)
2019-04-30 09:04:42  来源:朱子故事  责任编辑:王俊杰  

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在列举中国人了解国学的必读书时,提出了七部书,《近思录》位列其中。


《近思录》由南宋大儒朱熹和吕祖谦联手编纂,收录了北宋四子(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代表性的著作、言论与事迹,是理学发展史上的经典。


本着跨越与传统文化断裂的鸿沟、以浅白易懂的文字助现代人掌握《近思录》精髓的初衷,朱高正先生精心编写了《近思录通解》。


结合朱高正先生在腾讯视频儒学频道的讲解视频,本系列逐期呈现《近思录通解》,请随我们一探理学经典《近思录》之要义。


为学大要(二)


本卷旨在论述为学大要,共收录一百一十一条,其中濂溪先生(周敦颐)二条、横渠先生(张载)三十三条,其余七十六条来自明道先生(程颢)、伊川先生(程颐)兄弟。


究竟为学的目的为何?为学当以何为要?何为“为己之学”?……在近几期,朱高正先生将对《近思录》之卷二《为学大要》做解读。


颜子所好何学论


或①问:圣人之门,其徒三千,独称颜子②为好学。夫《诗》《书》六艺③,三千子非不习而通也。然则颜子所独好者,何学也?伊川先生④曰:学以至圣人之道也。圣人可学而至欤?曰:然。学之道如何?曰:天地储精,得五行⑤之秀者为人。其本也真而静。其未发也,五性具焉,曰:仁、义、礼、智、信。形既生矣,外物触其形而动其中矣。其中动而七情出焉,曰:喜、怒、哀、惧、爱、恶、欲。情既炽而益荡,其性凿矣。是故觉者约其情,使合于中,正其心、养其性;愚者则不知制之,纵其情而至于邪僻,梏其性而亡之。然学之道,必先明诸心,知所往,然后力行⑥以求至,所谓“自明而诚⑦”也。诚之之道⑧,在乎信道笃。信道笃则行之果,行之果则守之固。仁义忠信不离乎心,“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⑨”,出处语默必于是。久而弗失,则居之安,动容周旋中礼⑩,而邪僻之心无自生矣。故颜子所事,则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仲尼称之,则曰:“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又曰:“不迁怒,不贰过。”“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此其好之笃,学之之道也。然圣人则“不思而得,不勉而中”。颜子则必思而后得,必勉而后中,其与圣人相去一息。所未至者,守之也,非化之也。以其好学之心,假之以年,则不日而化矣。后人不达,以谓圣本生知,非学可至,而为学之道遂失。不求诸己而求诸外,以博闻强记、巧文丽辞为工,荣华其言,鲜有至于道者。则今之学与颜子所好异矣。——《伊川文集》卷四


① 或:有人,指安定先生,即胡瑗(993—1059年)。伊川十八岁时,游太学,安定先生以颜子所好何学论题试诸生,得伊川此论,大为惊异,即请相见,并聘为学职。


② 颜子:即颜渊,也叫颜回。


③ 六艺:指礼、乐、 射、御、书、数。也可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④ 伊川先生:即程颐(1033—1107年),字正叔,河南府洛阳(今属河南)人。程颢之弟。祖上从安徽歙县篁墩迁河南,朱子的先祖则是从篁墩迁往同属黄山脚下的婺源,因此安徽歙县篁墩是程朱故里。程颐自幼即有高识,非礼不动。年十四五即遵父命,与兄颢同受学于濂溪先生。年十八,曾上书阙下,且乞召对,面陈所学,唯未获召见;却因游太学时,为安定先生所赏识。当时吕祖谦的先人吕希哲与伊川虽属同学,却首以师礼事之,既而四方从游之士日众,大臣屡荐,皆不起。寻召赴阙,擢崇政殿说书一年八个月。每进讲必宿斋豫戒,劝戒主上甚严。与苏轼不和,遂分洛、蜀两党,出管勾西京(洛阳)国子监。后以党论落职,送四川涪州编管,四方学者犹相从不舍。复宣议郎致仕,卒于家。著有《易传》四卷。


⑤ 五行:水、火、木、金、土。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参阅卷一第一条《太极图说》。


⑥ 力行:后来伊川认为“力行”是“浅近语”,人既知事所当为,则不待着意,便笃实行去,参见本卷第五十四条。


⑦ 自明而诚:语出《中庸》第二十一章:“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⑧ 诚之之道:同上,第二十五章。


⑨ 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语出《论语·里仁》第五章。


⑩ 动容周旋中礼:语出《孟子·尽心下》第三十三章。


非礼勿视……非礼勿动:语出《论语·颜渊》第一章。


得一善……弗失之矣:语出《中庸》第八章。


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第三章。


有不善……未尝复行:语出《易·系辞下》第五章。


不思而得,不勉而中:语出《中庸》第二十章:“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假之以年:颜子卒时,年才三十二。


释 义


这是《为学大要》的第三条。


伊川先生十八岁时游太学,安定先生提问,孔圣人门徒三千,为何只称赞颜子为好学。其实,《诗》《书》六艺乃孔门弟子所共同修习,那颜子所独好的是哪种学问?伊川先生回答说:颜子所独好者,乃“学以至圣人之道”。有人怀疑,圣人真的可以经由学习而达到吗?伊川这篇《颜子所好何学论》就在论述人如何经由学习而成为圣人。


伊川认为,天地之间储蓄得阴阳二气的精华,所以才能变化生出万物来。而万物之中,则以人最为灵秀,因为只有人得到水、火、木、金、土五行的精华。人原本是真诚而笃静的。其喜怒哀乐未发时,便是笃静;而此时已具有仁、义、礼、智、信五常之性了,这便是真诚。人一有了形体,不得不与外物相接触,这就触动了内在的心志。心志一动便是“已发”,喜、怒、哀、惧、爱、恶、欲等七情就源源不断流出来了。七情既已炽盛而益加荡漾,那么纯真的五性就被伤害了。比较明觉的人知道有这种弊病,就会约束自己的情感,使无过与不及,而合于中节,然后正其心志,养其本性。而昏愚的人不知这种弊病,非但无以节制其情感的泛滥,反而放纵情欲,以至于邪僻,桎梏其仁、义、礼、智、信的本性,甚而泯灭这些善良的天性①。


然而学以至圣人之道,必先对此“圣人之道”明白了然于心,知道如何循序渐进、下学上达,然后力行以求达到私欲净尽、天理流行的境域,就如子思所说的“自明而诚”。“诚之之道”则在于确实见到这个道理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可学而至,乃能“信道笃则行之果,行之果则守之固”。如此则仁、义、忠、信一刻也不会离开他的心志,即使在颠沛流离之际,心中也常存仁、义、忠、信。不论出而为官或处而在野,不论言说或静默,仁、义、忠、信始终不离其心。如是久而久之,而且没有过失,平素居处也就愈加安详。则举动容貌之间,周旋进退之际,无不中礼,而邪僻之心,自然无由而生了。颜子所做的事,其实就是克己复礼的工夫,也就是视、听、言、动无不合于礼的规范,而将邪僻妄念摒除净尽。


难怪孔子称赞颜子“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又说颜子“不迁怒,不贰过”“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这就是颜子笃挚的爱好与款款学习成为圣人之道啊!


然而圣人材性完美,不必苦思就能明白,不必勉强就自然做到。颜子则须思考精当后才能明白,努力学习后才能做到,这与圣人相较,还是差那么一点点。他之所以未能达到圣人的境界,是因为仍须用心去坚守这个道理,还不能与这个道理自然融浑为一。以颜子好学之心,假使再给他几年的时间,一定可以达到融浑为一的境界。


后来的人不明白这个道理,以为圣人是天生如此,不可能经由学习而达到。因此“学以至圣人之道”遂就此失传了。他们不向自己的心性中去求取,而只能去追求外面的知识、技能。以博闻强记为舞文弄墨之资,以构思华文丽辞悦人耳目为工巧,徒然耗损精力于词章的华美,舍本而逐末,这怎么可能求得圣人之道呢?现在人们所学的与颜子所喜好的,真可谓大异其趣矣。


① 这一段伊川的论述深受濂溪《太极图说》的影响,参见卷一第一条,尤其是“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立人极焉。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其中,伊川所言“天地储精,得五行之秀者为人”,来自濂溪的“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伊川所言”“其本也真而静”,来自濂溪的“无极之真”“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伊川所言“形既生矣,外物触其形而动其中矣,其中动而七情出焉……情既炽而益荡,其性凿矣”,来自濂溪的“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伊川所言“觉者约其情,使合于中,正其心、养其性;愚者则不知制之,纵其情而至于邪僻,梏其性而亡之”,来自濂溪的“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诚如朱子在《太极图说解》所言:“抑尝闻之,程子昆弟之学于周子也,周子手是图以授之。程子之言性与天道,多出于此。”又说:“然(程子)卒未尝明以此图示人,是则必有微意焉。”在《太极图说解》的《后记》中,朱子答复张敬夫(即张栻)时,进一步说明“微意”如下:“某窃以为此图立象尽意,剖析幽微,周子盖不得已而作也。观其手授之意,盖以为惟程子为能当之。至程子而不言,则疑其未有能受之者尔。夫既未能默识于言意之表,则驰心空妙,入耳出口,其弊必有不胜言者……不若且只道‘敬’,则其意亦可见矣……孔子雅言《诗》、《书》,执礼,而于《易》则鲜及焉,其意亦犹此尔。”颇有参考价值。


明动相资


非明则动无所之,非动则明无所用。——《易传》卷四,释《丰·彖》


释 义


这是《为学大要》的第十二条。


丰 卦


《丰》为《周易》第五十五卦,卦画是下离(?)上震(?),离为火、为明,震为雷、为动。《丰卦》的《彖传》说:“丰,大也。明以动,故丰。”伊川藉《丰卦》阐释明动相资、知行相需的道理。实践以理论为依据,任何理论无不为实践服务。“非明则动无所之”,若不以此心之明来指导,则此身之动即为盲动。“非动则明无所用”,不能实践,则理论将沦为空谈。若能明动相资,知行合一,德业自能进于盛大休美,所以说:“明以动,故丰。”


学而时习之


习,重习也。时复思绎①,浃洽于中,则说也。以善及人,而信从者众,故可乐也。虽乐于及人,不见是而无闷②,乃所谓君子。——《经说》卷六


① 绎(yì):推究事理。


② 不见是而无闷:语出《易·文言》。


释 义


这是《为学大要》的第十三条。


《论语》首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习为反复而熟习的意思。为学之道,在将师长所教,读书所得,以及对事理的省思,时时反复思考推敲,直至义理融会贯通,了然于心,怎能不令人喜悦?为学要日进,颇须得力于朋友相与讲论,今有同好自远方而来相观、相益,如何不乐?好学者在乎成己而后成物,此岂是不戮力为学的人所能理解的呢?故人不了解我,我也毫无愠怒之意,不就是位有道君子吗?


伊川引《易经》习坎之义解释“学而时习之”的“习”字,因《周易》第二十九卦《习坎》乃两坎(?)相重叠,故曰习坎。因此,习而再习,如小鸟学习飞翔,要反复练习,称为“重习”。时时反复思考推究,以致义理包融和洽于心,则有学得之悦。学既有得,便可将所得之善推以及人,而信从者众,所以可乐。虽乐于将所得之善推以及人,而人或因学而未达至善的境界,或因未学或不学,而不了解我,我乃如《文言传》上的“不见是而无闷”,毫不以为意,这才叫君子。


求道戒迫


伊川先生曰:志道恳切,固是诚意。若迫切不中理,则反为不诚。盖实理中自有缓急,不容如是之迫。观天地之化乃可知。——《遗书》卷二


释 义


这是《为学大要》的第十七条。


伊川先生说:有志于圣人之道,既勤恳而切实,固然是诚意。但若过于忙迫急切,毫无宽舒之气,则急遽无序就不合乎道理的次第,这种欲速之心就是私意,反为不诚了。因为实理中自有先后缓急的次序,就算一心向道,也应循序渐进,不应急于求成,否则反而有害于得道。这从观察天地的变化,寒来暑往,昼夜交替,莫不渐移默运,循序有常,就可了解求道不可迫切。


且省外事,明善诚心


明道先生曰:且省外事,但明乎善,惟进诚心。其文章虽不中,不远矣。所守不约,泛滥无功。——《遗书》卷二


释 义


这是《为学大要》的第十九条。


明道先生说:有心求取圣人大道的学者,千万不要被琐碎繁杂的外事所困扰,但求专心致志复明吾心本然之善。只有真心力求回复本心之诚,则心中所存的尽是真实无妄之理。诚于中,形于外,所为文章虽不中,亦不远矣。否则,所守无实而不约,泛滥而无根,岂能有功?


栽培仁德


学者识得仁体,实有诸己,只要义理栽培。如求经义,皆栽培之意。——《遗书》卷二


释 义


这是《为学大要》的第二十条。


学者要体悟仁德而实有诸己,然后再用心栽培此仁德。其实,仁者乃天地生物之心,为学工夫,莫切于求此仁德。“仁”是孔门最高的理想,至公至纯,至大至密,最难辨识。若能深体上天好生的仁德,而实有诸己,则私欲净尽,天理流行,何往而不畅通。只须将此义理,时时栽培,使之充实而坚固。勤于研读经书以求义理,都是栽培仁德之意。


待  续


作者简介


朱高正


1954年生于台湾云林县,朱子第26代嫡孙。台湾著名学者,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特邀教授。


主要著作


1990年出版德文学著作《论康德的人权与基本民权学说》,被全球哲学权威刊物《康德研究》季刊评为当代研究康德法权哲学之必备著作;1995年出版易学专著《周易六十四卦通解》,被《书目季刊》评为现代最佳易学著作,并将之程颐《伊川易传》、朱熹《周易本义》两本易学名著并列。

相关阅读
    [更多]武夷资讯
    [更多]专题报道
    [更多]一带一路
    [更多]清新武夷
    [更多]魅力武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