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还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就读的高佑思,受聘成为武夷山市首位外籍“科技特派员”。受聘以来,高佑思快速熟悉情况、明确职责、找准定位,充分发挥在互联网领域的专业优势,为科技特派员制度赋予“互联网+”新势能,用扎实的行动探索出了一条新时代“网络与信息化科技特派员”的崭新道路。 让“科特派”拥抱“互联网+” 高佑思来自以色列,在北大就读期间,他创办了“歪果仁研究协会”,用外国人的视角和独特的网络形式为世界青年讲述中国的故事。他带领这支中外青年混搭的视频制作团队,在创立两年多的时间里,发布了超过100支视频,全网点击量超过10亿次,拥有600万中外粉丝,用不断的努力,让世界了解一个立体的、生动的、真实的中国。作为在互联网时代下成长起来的新青年,他对互联网作用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作为新媒体从业人员,他具有引发网络关注、助推信息流向的本领;作为外国友人,他热爱中国,自带弘扬正能量、发挥榜样作用的气场。高佑思的故事多次被《人民日报》、《理论热点面对面》等官方媒体引述,成为了互联网上“主旋律”的代表。 担任科技特派员后,高佑思走访调研了武夷山市星村镇的茶产业和农村相关情况,他感受到在一批批优秀科技特派员的努力下,村民的农业技术、科技素养都得到了极大提高,传统农业得到了改造,农业科技已经转化成了先进的生产力,他自己在技术端能做的事情不多。在调研中他也深刻感觉到武夷山当地的很多优质农产品没有获得像茶产业一样的名气,村民们的宣传推广方式传统。于是他决心发挥专长,将网络与信息化思想和理念融入科技特派员工作,从帮助农业有质量变为帮助农业有市场,从帮助农村风光美变为帮助农村名气响,从帮助老乡会种养变为帮助老乡会推广,走出一条全新的“网络与信息化科技特派员”的探索之路。 为武夷山市带来千万级流量 高佑思带领团队精心筹备,以武夷山星村镇为基地,拍摄了《不如吃茶去》视频,讲述自己认识科技特派员的心路历程,并在“歪果仁研究协会”的平台上进行发布。视频发布后,好评如潮,仅在微博上点击量就达到1062万次,转赞超过2万次,人民日报客户端、《求是》杂志官网、科技部微信公众号、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微博、福建日报客户端等主流媒体纷纷转载。在网友的留言中,许多人表示要来武夷山体验引人入胜的茶文化,体验美丽乡村的诗意生活。全国不少地区的热心网友,也来“蹭热点”,在留言板推荐起自己家乡的茶叶、特产和村居生活。一时间,网络上刮起一股要到武夷吃茶去、要到中国吃茶去的旋风。第一次网信科技特派员创新工作的有益尝试,让高佑思收获了自信,更寻找到了新时代新的社会阶层贡献中国乡村发展的路径。2019年,高佑思团队又利用“歪果仁研究协会”新媒体平台,发布了推广武夷茶的创意抖音视频,上线三天收获5万+的观看量和超过1000条的评论,再次为武夷山带来了一次高质量的流量曝光。 让世界倾听武夷山水的故事 高佑思虽然平常工作在北京,还需要根据工作安排到世界各地出差,但是他始终心系武夷,情系武夷,他动情地讲,“为了武夷山,让我做什么都可以。”言出必行,在2019年南平市与北京市东城区友好区市签约仪式暨“武夷山水”品牌推介会当天,高佑思专门协调档期,从国外赶回来,带领国际化团队为武夷山水品牌助力。活动当天,他身着汉服,用流利的汉语向来宾推介武夷山水。同时,他还邀请到北京大学“发展中国家公共管理硕士项目”留学生参与到活动中,为活动注入更多的国际元素,并通过中外混搭的视频团队,制作了很多优质茶旅短视频,通过多种手段将“武夷山水”品牌传播到全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