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ddd
当前位置:首页 > 万里茶道>
台湾茶人池宗宪热心宣传武夷茶
2019-09-20 08:56:16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王俊杰  

武夷山每年举办茶博会,他总是提前三天到达,足迹遍及武夷山许多的茶区、茶企业。他在武夷山一呆就是半个月,探望老朋友,结交新朋友,叙说不完武夷茶事。


他就是台湾茶人池宗宪——茶人雅兴传媒CEO、马克波罗国际茶文创总监和中华茶人雅兴文化艺术协会理事长。当然,由于有了十几年来研究茶文化而编著的30多本论茶专著,在茶学与茶文化都有很深造诣,他首当其冲是著名学者。


初识50岁开外的池宗宪 ,觉得他特别随和,着装简约,戴副眼镜,骨子里透着一股涵养,这也许与他多年品茶有关吧。我们约在一茶馆靠窗的位置坐下,就着一处茶席、茶杯和茶壶,以茶为名,展开了武夷茶的话题。


他是这样解读武夷茶的:清、香、甘、活、醇有起、承、转、和之势,喝这样的茶能让人深邃;不仅有物质方面的享受,更有精神层面的教化,武夷茶从舌尖、舌背到喉咙的变化,像一位博士深厚的研读过程。


2000年他第一次叩访武夷山,那时,外界还很少有人关注武夷茶,武夷山大多数茶农对茶也并没有太多认知,他就迷上了武夷茶,开始乐此不疲地频繁往来于台湾、武夷山。三坑两涧,武夷岩茶最有名的山场,他每次来武夷山都必去踏访,他说,在那里,岩茶的韵味始终在。武夷山下梅、赤石、星村等当年武夷茶集散地存有武夷茶历史的角落,他都一一拜访过,并于2002年创作出第一本专著《武夷茶》。


池宗宪,也可称他老茶客,因他自幼即跟着捡茶的母亲认识了茶,从小痴迷中国茶文化。有多年传媒工作经验的他,由记者到总编辑,始终不改爱茶本色,喝茶一喝就是20年!


他说,写茶是他对自我的肯定。在茶艺馆里,在茶山,在茶的史料堆里,茶给了他无穷灵感,先后出版了《台湾茶街》《武夷茶》《我的第一本泡茶专书》以及《一杯茶的生活哲学》等30多本论茶专书,每本都以茶命名,每本都记录了他对茶的肺腑之言,可见他爱茶心切。


而他最钟爱的是武夷茶,8次到访武夷山,与武夷山许多茶人茶企结下了不解之缘。


缘分到了,人就会找茶,茶也就会来找你,茶对了,人就对了。池宗宪说,“在香港元朗区一处茶仓库,意外发现一箱20世纪50年代的水仙,该茶保存如新,令饮者品一口就无法忘怀。后将此茶当传家宝,取茶名‘伴我一生’。”在巴黎一家茶行,他又看到武夷茶的外销包装,并写有“本茶庄主人亲赴武夷山精挑、烘焙武夷茶”字样。诸如此类,同时也可看出武夷茶当时风靡海内外的痕迹。1986年,他在报上撰写武夷茶王《大红袍》,把大红袍称之为一叶红袍一钱金。为了撰写此文,他曾暗下决心,终有一天,要到武夷山观赏这6株被世人传说得神乎其神的母树大红袍。


武夷茶名称叫法很迷人,正如池宗宪在《武夷茶》书中写的,“金柳条、金锁匙、金蝴蝶、金玉蟾……如此花花大观,这也是武夷茶难懂之处。半发酵的武夷茶,在岩岩峰峰产地里,孕育出多彩多姿的‘花名’,赋予武夷茶的历史无限延伸的‘情事’,实在令人回味!只要细细品尝武夷岩茶,峰峰相连,各具趣味,加上武夷茶耐存放,陈年武夷饶具风味,值得品茗者细水长流,好好领略。”


池宗宪不仅了解武夷茶几百个品种、几十种茶味、片片葱绿的武夷茶园,更使他难以忘怀的是武夷茶农的纯朴、好客的精神。(杨瑞荣)


[更多]武夷资讯
[更多]专题报道
[更多]一带一路
[更多]清新武夷
[更多]魅力武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