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ddd
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看武夷>
武夷学院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记事
2019-10-23 08:42:34  来源:福建日报  责任编辑:王俊杰  

10月16日,一场校企合作座谈会在武夷学院召开。南平市部分企业负责人与武夷学院签订了《校企联合引进高层次人才协议》,将着手启动具体合作项目。


这是武夷学院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对照新时代高校的责任和使命,聚焦学科建设、聚力产教融合,推动学校转型发展,把学问做在闽北大地上的又一例证。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我们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己任,进一步学习弘扬优秀校友廖俊波精神,扎根闽北大地,根据南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深化产教融合,全力推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向着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方向大跨步前进。”武夷学院院长吴承祯表示。


不忘初心 与地方发展同频共振


积极发挥学科优势,嵌入地方发展产业链,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这是一所地方高校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武夷学院转型发展之需。


行程万里,不忘初心。早在南平师专时期,学校就主动适应闽北山区教育和经济发展,为闽北培养了一批批紧缺、优秀的教师和专业技能人才。


成功升级转型为应用型高校后,武夷学院主动融入闽北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努力实现人才培养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同频共振。


2018年6月,武夷学院党委主动对接南平市委提出的七大绿色产业,制订《武夷学院服务南平市绿色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5年)》,着力在优化人才培养、推进产教融合、打造创新平台、服务地方产业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学校服务南平经济社会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为促进南平绿色产业发展作出新贡献。


作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教务与规划评建党支部积极落实行动计划,推进七大专业群(集群)产业学院建设。“通过增设与南平市七大绿色产业相关的工科专业及与补民生短板相关的新专业,对13个专业 26个培养方向进行了调整,我们初步构建起与地方产业发展高度契合的学科专业体系。”教务与规划评建党支部书记沈慧芳说。


武夷学院各级党支部和党员干部纷纷走出象牙塔,通过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启动驻企业科研工作站、选派科特派人员下基层、组建科研服务团队、弘扬地方特色文化等方式,服务地方和企业。这成为武夷学院扎实开展主题教育的一大亮点。


13日,生态与资源工程学院50余名师生党员来到武夷山市岚谷乡,开展土壤质量和竹山、竹林的生态经济价值评价调查,为当地农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茶与食品学院副教授黄章权以廖俊波为榜样,“背着石头上山”,2014年以来两次驻村任第一书记,带领两个省级贫困村完成脱贫任务。


2019年以来,学校选派多达206位专技人才下到基层一线开展科技服务,深度开展产学研用合作,加强产业核心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推动农村创新创业深入开展。


……


对接产业发展、服务百姓需求,武夷学院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成为服务南平建设发展的“智囊团”、科技创新的“助推器”、创新人才的“孵化器”、产业发展的“动力源”、文化创新与传播的“主阵地”。


牢记使命 产教融合促多方共赢


“我们始终牢记学校在南平市经济社会发展中所承担的使命和应尽的社会责任,打造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积极推进产学研及成果转化,不断提升服务地方能力。”武夷学院党委书记肖铮表示。


武夷学院组建多专业和学科融合的科研服务团队,围绕南平产业的发展需要和技术难题,开展技术难题攻关和关键技术研发。


2016年,武夷学院引进厦门大学赵玉芬院士团队,并于2017年成立福建省(竹材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立足于竹生物质全价开发和高附加值利用。近三年,工作站共承担“闽北竹资源高值化利用技术推广示范项目”等各类科技项目50项,与企业成功对接产学研合作项目10项。2019年工作站被授予省“示范院士专家工作站”称号。


为进一步加强校企交流与合作,武夷学院出台政策、提供经费,引导教师走出校门积极承接地方委托的横向科研课题。


10月11日,生态与资源工程学院副院长赵升云又来到邵武氟新材料产业园和相关企业调研,了解企业需求。对于生态与资源工程学院来说,这样的调研几乎每周都会开展。据了解,今年以来,全校承接了40余项横向课题,经费超过400万元,服务涉及旅游、食品、环境工程、土建、艺术和机械制造等行业。


武夷学院与政府、企业共同构建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打造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平台。


共建产业学院。本着“与企业共建,为整个行业服务”的原则,圣农集团捐资2亿元与武夷学院共建圣农食品学院。“我们围绕圣农食品学院平台组建食品全产业链专业群,与企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开展课程体系改革,取得良好效果。”圣农食品学院副院长范俐说。此外,武夷学院还与太阳电缆共建太阳电缆学院,与武夷山茶叶同业公会及大型茶企合建茶产业学院,与青松股份、绿康生化等多家公司建设生物产业学院,与武夷山市政府共建朱子学院等,在人才培养、科技研发、综合创新平台、师资队伍、课程资源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共建共享。


共建协同创新平台。武夷学院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杜氏木业等8家企业、厦门大学等3所高校共建“竹生态产业协同创新中心”,与浪潮集团等10多家企业共建“数字福建旅游大数据研究所”……


除了加强与企业合作,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武夷学院还立足自身优势,不断为地方创新驱动发展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特色的高素质人才。


武夷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就是学校团委牵头搭建的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实训和创新创业服务的教育实践平台,拥有众多创业团队。其中,智源科技项目团队已研制完成两代三个型号的农用无人机,正在研发工业机器人拓展应用、白茶萎调机和智能多品种茶叶泡茶机等;中闽印象团队秉持消费扶贫的初心,以高于市场的价格向茶农收购茶青,助力脱贫攻坚……


“9月底,校团委授予10个团队‘俊波创新创业培育团队’称号,号召他们弘扬学长廖俊波为民服务、奉献担当精神,大大激发了创新创业团队的积极性。”校团委副书记王波说。


此外,武夷学院还与南平市有关部门共建“紫阳古城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园”“武夷山市互联网+众创空间”;与欧浦登光学集团共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室”;与武夷新区共建大学生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校政企合力打造一流的创业创新功能区域和多赢生态圈。


扎根闽北大地,践行初心使命。多年来,武夷学院始终深化产教融合、深度服务地方,有力推动了整体办学水平的提升。学校先后入选国家产教融合发展示范型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是福建省硕士学位授予培育单位和示范性应用型高校。在全省38所普通高校发展潜力排名中,武夷学院由2015年的第17位上升至2018年第12位,居全省一般公办本科高校第二位。 (长辉)


[更多]武夷资讯
[更多]专题报道
[更多]一带一路
[更多]清新武夷
[更多]魅力武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