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ddd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战地金达莱,花儿为谁开?——记志愿军老战士文工队员任红举
2020-10-15 17:30:14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王俊杰  

行军不只是走路那么简单。“行军第一天就遇到敌机,此后几乎天天如此。”任红举说,“我们一边行军一边观察可以隐蔽的树林山洞,随时准备隐蔽。”

因为年龄小,又满口京腔,任红举被战友称作“小北京”。

行军途中,教导员做讲评。任红举边记录边写快板书。教导员刚讲完,他就打起快板来:

“教导员,总结得好,行军优点真不少,精神抖擞走得快,没有孬种和草包。打了泡,针一挑,轻松如烟照样跑,全营到达三八线,坚决消灭美国佬!”

“哗——”掌声骤然响起。

从此,部队休息时常有人喊:“‘小北京’,来一段。”

“文工队员为大家加油鼓劲,能让沉闷枯燥的空气爆出活跃的笑声、喊声。”老人满脸自豪,“对文艺兵来说,这就是我们的战斗。”

上甘岭战役给任红举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是随第12军来到上甘岭的。“我们的任务就是在战地采访英雄,然后马上宣传英雄。”任红举回忆说。

一天,任红举在前沿与指挥所间的山梁上遇到一名年轻战士。“他挎着冲锋枪,紧闭着枯干的嘴唇,军衣被泥土和汗水染成焦黄色,一看就知道是从阵地下来的。”任红举说,“枪炮声就在耳边吼,我就坐在山坡上采访了他。”

这名战士叫胡修道,他带领战友共击退敌人40余次进攻、毙伤敌280余人,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

5天后,任红举创作出山东快书《金星英雄》。这个节目任红举几乎演遍了全军。胡修道的名字也就此传遍全军乃至全国。

任红举说:“抗美援朝众多英模不断涌现,我认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时有着浓厚的宣传英雄、学习英雄、争当英雄的氛围。”

1  2  3  


[更多]武夷资讯
[更多]专题报道
[更多]一带一路
[更多]清新武夷
[更多]魅力武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