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ddd
当前位置:首页 > 魅力武夷>
探秘千年“闽越王城”
2022-04-21 09:22:30  来源:武夷山报  责任编辑:王俊杰  

武夷山城村古汉城,又名闽越王城,位于武夷山南麓。作为福建迄今为止考古发掘面积最大的田野遗址,城村汉城遗址已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这是我国第一个被评为世界遗产的西汉诸侯王城遗址,被誉为“环太平洋地区保存最完好的汉代王城遗址”“江南汉代考古第一城”和“中国的庞贝城”。

“汉五年,复立无诸为闽越王,王闽中故地,都东冶”。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刘邦即帝位,念无诸有功,封无诸为西汉王朝闽越王,荣耀无可比拟。闽越国是福建历史上地方割据政权中,时间最早最长也最为强盛的诸侯国。

沿着闽越古道回归的无诸,如同他的先祖勾践一般,带着闽越国走向强大,他积极吸收中原先进技术和文化,其冶铁技术水平尤为卓越。同时,他对外扩张,不断发展壮大,创造出灿烂辉煌的闽越古国文化。

面对诸王割据与集权统治的纷争,闽越王城于公元前110年被汉武帝“一把大火”燃烧殆尽。92年的建都史,顷刻间,如巨星陨落,沦为废墟,成为“中国的庞贝城”。如今宽广的城墙地基依然清晰可见,两千多年来一直护卫着这座目前仅见的西汉初期闽越王城的伟岸与荣光,见证着沧海桑田、兴衰成败……

闽越王城,枕山抱水,横跨三座山丘依势布局,沃壤良畴,自成天地。四周重重天然屏障合护而成金汤之固,气势磅礴,恢宏壮观,实为擅于“山形而水处”的闽越族人的智慧之作。

“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居民”。闽越王城遵循着战国以来流行的都城建造规制,内城外郭,井然有序。宫殿苑囿错落矗立,大小园林池沼有序相接,其气势之盛,无不彰显出当年闽越王国的泱泱气象。在城村汉城遗址,现存城墙、东西南北四个城门、王殿垅东西水门、大型宫殿、瞭望台、古井、祭坛等遗址,城外还有官署区、居民区、窑址、冶铁作坊、大型墓葬区等。

城内有两组排水系统和三处进排水口遗存,这些陶制的下水管道,可将污水直排到城池外,先进便利。此外,宫殿中的室内浴池为我国所发现的古代最早的宫内浴池,其供排水管道设施非常严密完备,是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其中还有回旋的管道,用于热水循环以供暖取暖,后流入浴池,实为精妙。值得一提的还有“华夏第一井”之称的闽越王宫古井。到现在,井水依然清冽可饮用。该井的选点挖筑,显示了闽越先民在认识水势、水源、水质三个方面都达到较高的水平。

今天,福建闽越王城博物馆用图表、文字、实物、复制品的形式,集中展示了距今两千多年前南方少数地方政权,闽越国从汉封立国直到叛汉终被剿灭的百余年历史。福建闽越王城博物馆为仿汉建筑,屋宇高大敞亮,主次有序、严谨规整、重檐翘角,屋顶飞檐重彩,有“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的非凡气象,再现汉代闽越宫苑建筑的风采。

在闽越王城遗址这片古老而又极富传奇色彩的土地上,还有座古朴幽静的古老村落。它是古代闽越人离去后,中原移民在此重建的村庄,因建在古越城邑的土地上,故名“古粤城村”。

青石台阶,方砖铺地。该村历史悠久,曾为闽北通商大埠,素有“淮溪首济”之美誉,至今仍保存着传统文化印迹。砖雕石刻、牌匾楹联,无不积淀着先人的智慧,记载着武夷山地区古村落发展的历史。闲暇时刻,正适合坐在天井里架着的石制花坛边上,看看坛里的花草,抚摸下面装饰着木雕、砖雕和石雕的石水槽,感受历史在手边划过的痕迹……(南文)

[更多]武夷资讯
[更多]专题报道
[更多]一带一路
[更多]清新武夷
[更多]魅力武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