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ddd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武夷>
乡谣里的粮仓茶乡
2022-04-21 09:25:28  来源:武夷山报  责任编辑:王俊杰  

每当武夷山秋天来临,我爱去一个叫吴屯的地方。

此时,平时头戴森林、腰缠竹海的高山,就被随形顺势的梯田加以妆扮,层层叠叠,裹上了百褶的裙裾。夏种的明丽水光,掩藏在金黄色的大地上,隐匿得不显声色。一季的耕作生生不已,村民终于又要接受土地和谷物的加冕。

曲曲折折的田间小道宛若游龙,乡舍田庐起伏有致,红墙褐瓦相映成趣。零零落落的几只晒匾,不待问津,晒得寂寞,倒也晒出了一抹浓重的秋色。房前屋后,人行其间,绿色的蚂蚱蹦跶,多彩的蜻蜓飞舞,还有晶亮晶亮的稻花鱼游弋自如,都幻化成了跃动的音符,时时处处舒展恣意。这是一曲丰收的欢歌,也是一幅重彩描金的天然画作。

武夷山城西曾有座建于南唐时期的崇德报功祠,是为纪念开发、建制、设县的彭迁、彭汉、彭珰三代功业而修造的。据载,唐初曾官至左千牛卫上将军的邑人彭迁,召集乡人在现崇阳溪之东的潺口开荒垦田,凿湖筑坡,凡90处,灌田2000余顷,命名为新丰乡。这个新丰乡,在吴屯、岚谷一带。市图书馆门口有块“作邑彭氏三丈祠”的石匾,是武夷山最早建置雏形的见证,对吴屯、岚谷作为粮仓的缘起也是一个见证。

“南茶北米无处寻,东笋西鱼仙家有。”从流传于当地的这首民谣,可以了解武夷山物产之丰富,只是武夷茶的名气太大了,几乎掩饰了其他物产的光芒。尽管,武夷北部山区出产优质大米的历史由来已久,但粮食作物的文化属性与茶不可比拟,毗邻吴屯的岚谷同样也是优质的茶区,外界了解不多也属情有可原。

岚谷地貌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这里出产的岚谷熏鹅,不仅是武夷山特色美食的代表,而且和“佛跳墙”一样,成了闽菜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道硬菜。或许作为粮区的历史,奠定了当地饮食文化的基础,也或许,地域特点孕育了当地人巧食美食的天性,市区随处可见“岚谷餐馆”,可以想见,岚谷人的能干,以及因他们而形成的饮食传统,在武夷山独树一帜,令人刮目相看。

岭阳关古茶园和闽赣古驿道两块标志碑比肩而立的地点,已经成为徒步客的起点,从此一直向北走8公里,就能抵达闽赣两省的交界处,也就是武夷山八大关之一的岭阳关。作为研究万里茶道线性文化遗产,以及武夷山古代交通、运输、商业、关防、兵制、铺驿制的重要实物资料,岭阳关古驿道作为闽赣古驿道其中一个组成部分,2019年起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流不止,动水生静,古道旁几丛老梅满树放花,或白或粉,开得绚烂绽得盎然,散发着苍淡的幽香,伸展出一派蓬勃的生机。无从考证它们和古道究竟相伴了多久,此情此景,一种“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的岁月感,不禁油然而生。

来到岭阳关下的牛尾兜。这里平均海拔660米,最高海拔1960米,常年云雾环绕,气候湿润,温度适宜,四季分明,特别适合高山云雾茶的生长。云中野径四通八达,山间穿行林深苔滑,来到开阔之处极目,四处可见欣欣向荣的野茶树。昔日络绎不绝的茶盐商队,随着如流的岁月走进了历史,人烟辐辏的古村落早已消隐了痕迹,将自己的地盘让给了仙风道骨的茶丛,变成了生机勃勃的茶园。野茶山地见过不少,高山深处的茶园我也爬过几处,但这里人茶共生人退茶进的情境,却是第一次见到。看到星星点点的茶丛,联想到作邑的先民,激起我心底无限的感触:

如此偏远的地方,人们都能够生活,什么样的地方,先民都能选择终老,这人真是了不起。人之大隐,活在皇恩雨露之中,耐得住受得了经得起世故的销蚀,才得证生活生命的究竟真实。茶之在深山,艰难困苦只是平常,在平常中接受考验,在寂寞中像人一样执守,什么样的环境都能成活,这才是人和茶都了不起的地方。老说人要有一颗茶心,这茶心是什么?

茶心,就是把自己往好活,在节气中成活,活出气节,有个人样!

岭阳关哟像扁担,一头挑江西,一头挑崇安……

从岚谷回来有些天了,山坳溪涧四处绵延的茶山地,枝枝蔓蔓郁郁葱葱的茶丛,还一直浮现在我脑海里,也不好说哪一处牵住了自己的神经,总有股意犹未尽的感觉。这不,绵绵细雨经夜未停,一觉醒来,又仿佛回到了远山深处的古驿道。我化身为担夫,跻身于四面同行的队列,唱着乡谣翻越重山,肩挑日月八方行脚。

从江西到崇安,从日暮到清晨……(觉人)

相关阅读
    [更多]武夷资讯
    [更多]专题报道
    [更多]一带一路
    [更多]清新武夷
    [更多]魅力武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