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持续出现强降雨天气,降雨落区重叠、持续时间长、累积雨量大、土壤含水量高、江河底水足、各类风险叠加。我市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南平市委和武夷山市委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各项部署要求,在防汛救灾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防汛救灾一线高高飘扬。 五夫镇党委:风雨潮头奋勇争先 “汛”速行动筑牢堤坝 6月1日下午,五夫镇遭遇罕见短时间强降雨。面对突如其来的紧急汛情,五夫镇党委和广大党员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在风雨中践行初心使命、彰显党员本色。 一是闻“汛”而动,筑牢“红堡垒”。五夫镇党委周密部署防汛救灾工作,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11名挂村领导、52名工作队员、76名村“两委”干部全部下沉村组,带头对地质灾害隐患点、高陡边坡、农村危旧房、低洼地带、水库溪渠等重点区域加强巡查防护,全面消除安全隐患。同时加强调度,督促各村备齐备足应急救援和安置保障物资。 二是敲门提醒,绷紧“一根弦”。100余名党员、干部开展敲门行动,走家串户宣传讲解汛期防汛、防雷雨大风等相关知识,教导村民做好个人防护工作。充分利用“村村响”广播系统设备,定时循环播放防汛防灾信息和相关防御知识,提高群众安全防范意识。全镇建立镇级应急救援队伍1支20人,村级应急救援队伍11支85人,全覆盖巡查地质灾害隐患点4处、高陡边坡风险点9处,落实转移287人。 三是关心关爱,慰问“暖人心”。市防汛应急响应调整提升至二级后,五夫镇第一时间按照预案转移安置人员,各村部安置群众27人,兴贤佳苑民宿入住120人。镇妇联志愿者组成后勤保障小组,定时定点为转移安置人员供应饭菜,为群众提供志愿服务。 四是迎难而上,吹响“冲锋号”。因局部大暴雨,导致全镇多处道路塌方,造成古亭水库主干渠水毁、兴贤古街内涝,澄溪村供电线路全线停电,大将村通信基站故障。灾情发生后,镇应急队伍、公路站、供电公司、各通信公司组织人员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加班加点抢修,保障交通、电力、通信畅通。受市防汛指挥部派遣,市武装部组织蓝天救援队支援五夫应急队伍,迅速赶到受灾点抢修水利设施,经过近4个小时的连夜抢修,基本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排除了安全隐患。 上梅乡荷墩村党支部:防汛工作重于泰山,群众生命高于一切 “真是谢谢你们了,我们的孩子都在城里,要不是你们来,我们都不知道怎么办”被转移到安置点的上梅乡荷墩洋源自然村的代奶奶心有余悸的说道。 6月1日16时19分,武夷山市气象部门发布暴雨红色预警,市防指于16时22分将防暴雨应急响应提升至II级,武夷山市新的一轮强降雨来袭。“今天雨很大,村里人叫撤离的时候,水已经不知不觉涨过小桥,我们都困在里面了,还好荷墩村党支部的张书记及时赶到。”代奶奶回忆到。 荷墩村党支部接到暴雨红色预警的响应后,第一时间组织人员对全村再次进行排查。得知通往洋源自然村道路上的小桥被洪水淹没,荷墩村党支部书记张贵良立即带队赶往受灾现场。“你们大家不要急,待在安全的地方,等我们上来接你,”张书记一边安慰着被困群众,一边驱车赶往现场。到现场后发现洋源小桥已被湍急的河水淹没,无法通车。由于受困群众多数是老弱妇孺,张贵良在确认完现场情况后,决定弃车徒步带队前往。大雨虽已淹没了通行的道路,却无法阻挡他们前行的决心,在荷墩村党员齐心努力下,将受困的6名群众成功转移至避灾点。 在转移此批群众之后,荷墩村的党员干部在雨中又走向了下一个村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