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阳关又称绵阳关,是我徒步登行武夷山九关的第一关。时间回溯到十年前,应八闽山水(武夷山)生态茶业有限公司阙总的邀请,到其位于岭阳关的茶山走走。刚好是金秋季节,正适合户外行走。当时我对武夷山的九关还没有任何印象,出于阙总的盛情,走岭阳关茶山的初念不已变成了登武夷山岭阳关的行动,旅程的收获可谓胜过预想。 自古就是入闽的咽喉,又是抵敌御寇的天然屏障,岭阳关因而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岭阳关古驿道与关隘始建于南宋,地处岚谷乡岭阳村闽赣交界处,连接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海拔1149米。2019年,武夷山闽赣古驿道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古代,岭阳关既是武夷山北大门通往外界的交通要道,又是闽浙赣边界开展“茶、米、盐”等商品贸易往来的一条重要路线。20世纪30年代初,闽北苏维埃就在这里设立了“岭阳关对外贸易处”,开展闽浙边界和闽赣边界的对外贸易。 忆起当时的登行,一行九人分乘两辆小车,早上七点集合出发。行驶约1个半小时到岭阳村,因道路变窄,我们将车停在岭阳村“白米落锅”景点停车场,开始徒步行走。山里空气仿佛水洗一般,带着森林散发出的清新气息,让我们的行走轻松了许多。 1个多小时,一座石拱桥在眼前露脸,阙总介绍这座石拱桥是古道必经之路,已有百年历史。桥两旁就是阙总的茶山,茶树不像一般的茶园成行成排,而是高低疏密不规则地“东倒西歪”,呈现出原始的生长状态。茶山中许多奇石形态各异,有的像熊、有的像虎、有的像鹰,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语言描摹一下就更像了。 呼吸清风,欣赏奇石,登行有如神助,不多时就到半山亭。休息时,个别同行开始打退堂鼓,但这并不影响我继续向前。石砌古道越来越陡,行登很是吃力,汗水滴落在眼镜的镜片上,不时需要摘下擦抹。虽不是盛夏,但中午的阳光让人感觉热辣,登行的脚履也艰难许多。又回走了两位,还剩我们三人,互相鼓劲,不停跋涉。古道似乎没有尽头,沉重的双脚越发步履维艰,是继续前行还是止步回退,思想斗争十分激烈。两位同行称不到长城非好汉,登长城就得登上北八楼,坚持就是胜利。不多时山坳口出现,一座石砌墙门映入眼帘,门边“岭阳关”漆红三字格外显眼。到了!终于到了!同行口中有力无气地吐出,但满身汗水夹杂着胜利的喜悦油然而生。 一次茶山行,本想轻松怡然,却演变成登岭阳关,步履虽艰难但最终到达目的地。人生计划时常并不按计划而行,目标不需要远大,远大的目标有时就在不经意间。岭阳关成为我登行以后八关的起点,但不是终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