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ddd
当前位置:首页 > 魅力武夷>
诗意悠游武夷山
2023-05-25 09:54:21  来源:武夷山报  责任编辑:王俊杰  

当大王峰从飞机舷窗缓缓掠过,我知道,武夷山到了。初游武夷山在1985年,这回疗养院的同志安排我们下榻青竹山庄。入住时已夜幕四合,窗外,只有稀疏的灯光。

想不到翌日早晨拉开窗帘,大王峰蓦然出现在眼前,真叫我又惊又喜。更让我惊奇的是眼前的群峰竟组成一个睡美人:大王峰是头,幔亭峰是胸,换骨岩是腹,三姑岩等是腿和脚。

朝天躺卧的美女长发高绾,睫毛高挑,乳峰高耸,惟妙惟肖。我不禁摊纸挥笔:

窗前睡美人,亘古到如今。

造化自然力,缠绵霞与云。

漫步山庄,不经意间,发现一面照壁前有一方石碑,上面镌刻着我厦大同窗朱守道的竖刻墨宝:“雄心开伟业妙手谱春秋”。字翠绿色,两方印章红色,那字体一看就是“守道体”的风格。这碑给我意外的喜悦。

上山八百多石阶,下山二千多石阶,集合的时间是一个小时后。登天游峰,只有我和北京空军部队转业来的老王。担心让20多个同志等,我俩埋头赶路。人生不也是这样么,赶路赶路,到达峰顶,再下去便是走下坡路了。陈子昂在幽州台上的感慨,洞穿了多少代人的心灵。诗的灵感飘忽而来:

人生好比登天游,跬步向前行不休。

峰顶千山过眼底,回眸归路怅难收。

汗如雨下,我俩在大家到齐前抵达集合点。来武夷山前,妻子交代我不要登天游峰,她登过,知道此山之陡。我用短信给她发了这首七绝,她回道:“看样子,你是登天游了。”

游武夷山,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泛舟九曲溪。去武夷山前夕,我就写了一首七绝:“九曲琉璃一叶行,溪回峰转皆相亲。春秋廿四浑如梦,武夷可认旧时人?”当再次见到玉女峰,我还是不能不感叹:“临溪玉女峰,萍水又相逢。名淑窕窈态,壮年成老翁!”

在九曲沿岸的悬崖峭壁上,我望见了船棺,是把逝者送进仙界的运输工具,为古越族悬棺葬的遗迹。后来,在宋街的武夷山市博物馆里,近距离地看到玻璃柜内的船棺和陪葬品,有釜、尊、罐、钵等陶器,有锛、凿、斧、剑、矛等青铜器,还有一个龟形木盘。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但人类却创造出无数的奇迹。为此我写了一首诗:

远古三千八百年,危崖峭壁置船棺。

从来生命浮云逝,却留奇迹在人间。

我们在乔家大院乔致庸购武夷茶的下梅村里盘桓,在一线天里寻幽,在水帘洞里喊号子和唱歌,也去寻访大红袍茶树。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下梅村,清代民居保存较好,其建筑的砖雕、木雕和石雕值得慢慢品味。我们参观了邹氏家祠,漫步达理巷,有一家民居的门洞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众所周知,月门是中国古民居中独特的建筑,那门洞不是月亮形,而是葫芦形。据说主人为儿孙娶亲,未过门的姑娘必须先过葫芦门,臀部肥硕者才可嫁过来。据说肥臀的女人容易顺产,故如此检测。下梅村历史上曾经十分繁荣,是武夷山主要茶市。“康熙十九年,武夷岩茶茶市集崇安下梅,每日行筏三百艘,转运不绝。”(《崇安县志》)

目前,下梅村人口2000多人,算得上人丁兴旺。村民原本多籍贯、多姓氏、多方言、多习俗,在这封闭的山旮旯里竟融为一体,民俗、民风甚至语言趋于一致。

九龙涧旁的岩壁上,镌刻着朱熹、范仲淹诸多名人石刻。不过,笔迹是名人的,镌刻者却是今人,虽少了些岁月沧桑,却足见今人的用心。至于那山壁上母树大红袍,全国绿化委员会2006年10月30日立了通石碑,赫然镌刻:“国家一级保护的古树名木/中华古树名木/大红袍”。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看来,老茶树也一样。

“茶”字是“人”在草木中,是天人合一的和谐。制茶是中国对世界的一大贡献。闽南话“茶”的发音与英语相近,据说是因为当年武夷山茶从厦门出口远销欧洲。

再游武夷山,感触良多。

相关阅读
    [更多]武夷资讯
    [更多]专题报道
    [更多]一带一路
    [更多]清新武夷
    [更多]魅力武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