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ddd
当前位置:首页 > 魅力武夷>
春天的山野
2024-03-26 09:37:06  来源:武夷山报  责任编辑:王俊杰  

草长莺飞,又是一年春光好。几场春雨过后,满眼生机勃发、绿意盎然。静坐窗前,遥想故乡农人已开始耕作了。锄头掀开沉睡了一个冬天的山地,草腥气和着泥土味扑面而来。勤劳的村妇提着篮子,漫山遍野地寻找野菜,将春天搬上自家的餐桌。

春天,山野如桌。

最早从泥土里钻出来的是荠菜,汪曾祺说,荠菜是春天的灵魂。荠菜有大小多种,一丛丛紧贴在地面,用小锄头轻轻地挑起,抖去泥土,放入篮子里。拿到河边一洗,更显翠绿、鲜嫩本色,活脱脱一个绿色仙姑的模样。

先秦《谷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的诗句,足以证明人们食用荠菜的历史。荠菜的吃法很多,可做荠菜豆腐汤、荠菜鸡蛋汤,色香味俱全。最家喻户晓的吃法莫过于荠菜饺子,荠菜特殊的鲜味融入肉馅,去了青草气,又能解肉馅的腻,唇齿留香,让人百吃不厌。

老家人还有个吃法,就是与腊肉同炒。腊肉表里一致,煮熟后切成片,透明发亮,黄里透红,荠菜绿如碧玉、清香扑鼻,将二者置于锅中翻炒,可谓相得益彰之效,肥不腻口,鲜不寡淡,其味让人回味许久。

有人说,植物是有耳朵的,当第一声春雷滚过大地,它们就会从冬眠中醒来,然后舒展着身子,慢悠悠地拱出地面。绵绵春雨后,地皮菜(又叫地衣、地耳)应该是首先睡醒的。只要春雨浸湿地面,地皮菜星星点点的黛绿,便会如火把一样举起来,为早春增添一抹春色。

地皮菜无根无叶、无茎无果,在泥土和绿草的掩护下,一点也不起眼,只有蹲下来才能发现它。出太阳的时候,它们藏在浅草丛里,蜷缩成豆大的黑点,一经春雨的滋润,便如膨胀开的黑木耳,水灵灵、肉坨坨的。捡拾地皮菜要有耐心,用手当耙子,将其拢成一堆,再轻轻捧起来放进篮子里。儿时一边捡地皮菜,一边感受着乡野的清新和泥土的芳香。

捡回来的地皮菜要剔去枯草、泥沙、碎屑等杂物,放在清水中轻轻摆动,反复淘洗,否则洗不干净的话会硌牙。地皮菜的吃法也有好多种,或焯水后加蒜泥凉拌,或与鸡蛋、韭菜翻炒,也可单独烹饪--待菜油在锅里烧热滚沸后,先把备好的生姜、大蒜切碎放入炒出香味,再倒入地皮菜翻炒,起锅时撒一把葱花。刚起锅的地皮菜香味浓郁,且爽滑可口,吃得满嘴生香,吃得心旷神怡。

“菜能芬人齿颊者,香椿头是也”。这是清代文人李笠的美食心得。在我的故乡鄂西,许多人家房前屋后都栽有香椿树,栽植它不望成材,只是为了享用其春天的嫩芽。20世纪70年代初,我们家盖了新房,刚落成时,父亲就在房前屋后栽了几棵香椿树,两年后,就有香椿可食用了。

清明时节到,头茬香椿芽长出约十厘米的样子,就可以把新生的顶部枝丫掰下来,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香椿头了。香椿树经过冬季漫长时间的休眠储备,春天醒来,破枝吐芽,长势迅猛,扑棱棱、齐刷刷,叶肥茎壮,略显油亮,此时的香椿头无处不嫩,鲜而且美,让人望之生喜。

香椿的吃法多样,有香椿裹面糊炸的“香椿鱼儿”,或是香椿拌豆腐,最经典的就是香椿炒蛋。香椿气味独特,馨香馥郁;鸡蛋甘醇,中和了香椿过于强烈的滋味。二者同食,别有一番滋味,仿佛将春日一口吞入肚中。香椿在春天是旺季,若将多余的香椿用开水烫过,即刻在冷水中凉透,封袋放入冰箱冷冻,倒是“惜春长”欲留“春且住”的一种妙选,不妨一试。

故乡的折耳根(又名鱼腥草),也是最早从地里冒出来打探春天气息的小精灵。折耳根,生于山边沟边,田埂地头,水源充沛的地方长得更粗壮、更鲜嫩。老家人对折耳根情有独钟,每到仲春季节,妇女和孩童都会到溪沟边,山脚地头采挖折耳根,拿回家用水洗净,拌一些蒜泥、油辣子就可以食用了。凉拌折耳根脆脆的,香香的,生津开胃,不觉食欲顿增。时下,折耳根可以大面积人工栽种了,一年四季都能吃上,老家人的餐桌上都少不了这道凉菜。

故乡的春天是蓬勃的,也是丰腴的。遍地的野菜被春雷唤醒,被春雨滋润,它们争相冒出地面。除了荠菜、地皮菜、香椿、折耳根外,还有春笋、野韭菜、马兰头、婆婆丁、马齿苋……山里、水中,都生长着春天的味道,这味道充满情趣与野趣,也是童年的味道。生机勃勃的大地,永远以无尽的馈赠养育着每一个生命。我们都是春天和大地养大的孩子。(向贤彪)

相关阅读
    [更多]武夷资讯
    [更多]专题报道
    [更多]一带一路
    [更多]清新武夷
    [更多]魅力武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