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积极探索政务服务新模式,全力推行“一窗通办”改革,推进政务服务转型,打造南平市首个“无差别受理综合办事窗口”样板点,以创新之举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迈向新高度,为群众和企业带来更加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体验。 聚焦“精细办”,增强标准建设。一是对高频事项进行精细化梳理,明确收件标准,实现“一事项多情形、一情形一标准”的场景式服务,切实提升业务办理的标准度。二是对企业和个人的高频办事场景,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牵引,全面梳理业务关联度较高、易办、好办事项,通过环节整合、流程优化,将多部门、多环节办理事项打造为“一件事”。探索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向高效办成“一类事”转变,创新推出茶产业一类事即“茶产业链条式服务”,实现涉茶19个事项“一个窗口”“一站式”申办,有效助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改革以来,“茶产业链条式服务”受理1530件,国家、省“高效办成一件事”及县市“一件事”套餐覆盖率100%,共受理637件,其中信用修复“一件事”426件,企业注销登记“一件事”37件,开办餐饮店“一件事”41件,残疾人服务“一件事”41件。 聚焦“一窗办”,构建高效服务。一是整合政务服务大厅办事窗口,打破行政部门界限,科学规划窗口布局,设立“综合受理窗口”,按照“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政务服务模式,全面实施以“受审分离、综合服务”为核心的政务服务“一窗通办”改革。二是开展综窗业务培训,开展课堂培训、轮岗学习、以岗代训等多样化培训,实现窗口队伍“一人多技”“一岗多能”,将专科业务窗口升级成综合服务窗口,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一窗式”服务。目前,武夷山市已将市场、医保、公积金等27个单位的35个窗口整合进15个综窗,每个窗口均可无差别受理政务服务事项1054项。 聚焦“容易办”,提升办事体验。一是组建“帮办代办”队伍,在大厅入口、自助服务区和网办区均安排导办、帮代办、志愿服务人员,主动靠前站、靠前问、靠前帮,提供“零距离”“妈妈式”服务,让企业和群众咨询有人问、办事有人找、过程有人帮。二是增设自助网办区,配备12台电脑,梳理上线180个全程网办事项,让群众不用取号排队就可轻松办理。三是优化办事环境,增设特色“茶香书吧”,配套沙发软椅,打造“客厅式政务服务大厅”,为群众营造舒适、温馨、有温度的办事环境。 聚焦“兜底办”,解决难事愁事。一是拧紧责任链条,要求窗口人员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兜底办制度,全力为企业和群众解决办事难题。对企业和群众在办理事项中存在部门职责不清或涉及多个部门办理不畅的情况,全程跟进到底。二是畅通诉求渠道。建立定期回访制度,精准收集企业群众对审批效率、办理流程、服务态度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聚焦业务审批和政策兑现过程中的堵点、难点,及时优化服务。三是深化党建引领。深入打造“你笑起来‘政’好看”党建引领政务服务品牌,时刻提醒工作人员秉持“新政务 心服务”的理念。改革以来,中心累计收到企业群众赠送多面锦旗及20余封表扬信,切实解决群众办事难题。 推行“一窗通办”改革以来,武夷山市政务服务中心办事程序大幅简化,办事效率显著提升,窗口忙闲不均的沉疴得以有效化解。改革后,日均办件量增长58.13%,企业、群众等候时长缩减71.81%,真正实现“一个窗口”“一件事、一次办”,让群众办事从“只进一扇门”进阶为“只到一个窗”。 乘势而上开新局,砥砺奋进谱新篇,接下来,武夷山市将进一步聚焦改革难点,推进“一窗通办”、“高效办成一件事”等重点工作,推出更多贴心、暖心、有温度的服务,推动政务服务改革向纵深推进,为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深化政务服务改革夯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