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师生团队走进武夷山,开展“青春社会行·文化传承武夷行”先锋社会实践活动,广大青年学子切身体验中华文明的魅力,在实践中感悟思想伟力,探索赓续文脉新路径。 70多名调研团学生,首先来到张山头红军墓群,举行追寻闽北苏区红色足迹“大思政课”活动,共同缅怀革命先烈。 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刘洋河说道:“走进这片革命红色圣土,我的内心也充满着对红色基因的向往。我作为人大学子,今后我会立足整体的红色精神去传承红色基因,为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在为期三天的活动中,调研团围绕“青年赓续文脉”“青年赋能文旅”“青年振兴产业”等方向组建了12个课题组,以朱子文化、茶文化、非遗文化、文旅经济、特色产业、银发经济等为选题,实地考察了武夷山国家公园、朱熹园、燕子窠生态茶园、建盏文创园、武夷山国家公园1号风景道等地,切身感受武夷山的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人民大学学生陶宇彬说:“我们对武夷山的朱子文化、茶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了比较深入全面的认识。同时,也对两山理念的贯彻落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进入工作之后,我也会尽自己的所能去做好相关的文化传承发展工作,会更好的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正逢武夷制茶季,他们还深度参与了武夷岩茶采摘、制作的全过程,体验武夷山的特色茶文化。 中国人民大学学生王煦莹说:“我们武夷山不仅风景好、茶也好,而且武夷山也在用很多力量去支持茶产业发展,也打造了很多创新的品牌,这也是让我感触特别深的一点。所以,未来我还想要再次深入了解武夷山茶,同时我也更想要再次来武夷山,因为我们这次调研的实践就是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在此次“青春社会行·文化传承武夷行”主题调研活动中,大家深入闽山闽水,体悟物华弥新,纷纷为闽北的革命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建言献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中国人民大学学生王馨宇表示:“来到这里,我一次又一次地为我们武夷的好山好水而感到深深的折服。通过这次的调研走访活动,我们希望能够充分发挥高校学子的专业优势,用我们的学科知识来增添朱子文化,提供更多的学理支撑,也希望通过我们青年群体的创新活力,以青春视角去切入到茶旅文化中,真正的做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通过我们的献计献策,让更多的群众在旅游中能够感悟到中华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记者/何浩 伍凯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