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ddd
当前位置:首页 > 武夷山资讯>
福建省“科学筑梦点亮未来”中小学科学教育系列活动南平专场在武夷山启动
2025-11-03 10:25:52  来源:武夷山市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  

10月31日,福建省“科学筑梦,点亮未来”2025年中小学科学教育系列活动南平专场在武夷山正式启动。来自全省各设区市教育局负责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第十三协同组代表、各地市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师代表等齐聚一堂,共同探索科学教育创新路径,推动区域教育协同发展,为闽北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武夷山一中展区,南平各县市科学教育成果集中亮相。展区涵盖非遗传承、自然科学、科技赋能三大板块,既有学生亲手制作的烙画、剪纸、扎染等非遗作品,也有岩茶工坊、生物坊等生态研究成果,更不乏智能气象站、无人机等科创模型。每一件展品都彰显着闽北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创新活力,参观的嘉宾教师驻足交流,对学生们展现出的科学素养与实践能力给予高度评价。

厦门六中老师郑伟志说:“来武夷山学习,整体的科学教育活动开展得非常丰富扎实,各种实践活动都因地制宜,发挥了当地很多非遗文化,收获很多。”

突破传统课堂边界,科学教育正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在燕子窠生态茶园、五夫镇田野间,教师们现场讲解“茶园生态密码”“一粒米的乡土实践与科学传承”,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感悟科学知识与社会生产、生态保护的深刻联系。

漳州市龙海一中杨婷说:“我感觉每个环节都印象深刻。在这个过程中,把非遗、生态和科技融合在一起,拓展了我的视野。我觉得需要把更多身边的事物融入进去,不能只讲课本理论上的知识,更应该融入实践。比如,我们平常讲植被,可以亲身采摘茶叶或其他植物到实际的植物标本进行讲解,应该强调亲身亲手去实践,这样更好的从基本知识变成实际的应用。”

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双世遗〞资源禀赋,积极落实“双减”政策下科学教育加法要求,通过机制创新、师资建设、硬件提升、课程改革等多维度发力,先后出台6份专项政策文件,组建861人的专兼职科学教师队伍,实现25所中小学科学副校长全覆盖,建成23间标准化实验室、12间实验器材室,并与极地海洋公园、茶博园等共建校外实践基地。同时,通过构建“基础必修+校本选修+发展专修”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常态化举办全市校园科技节,着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科学教育新模式。今年5月,武夷山成功入选第二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标志着我市在科学教育领域的探索获得国家层面认可。记者 徐超 何浩 易幽梦


相关阅读
    [更多]武夷资讯
    [更多]专题报道
    [更多]一带一路
    [更多]清新武夷
    [更多]魅力武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