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ddd
当前位置:首页 > 朱子之路
罗小平:朱子之理与陆九渊之心的比较研究
2017-12-27 11:43:05  来源:中国朱子网  责任编辑:王俊杰  

周敦颐作《太极图》,“明天理之根源,究万物之始终”,以“无极而太极”论天地之化:“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 [3](同上)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天地参化,化生万物。由是,太极被赋于了理的概念,在理学家的眼里,宇宙万物由理而生。“一阴一阳谓之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4](《宋元学案》卷十一)被称为“天生之完器” [5](同上)近于颜子程颢自家体贴出“天理”二字;其弟程颐更对天理作了发挥,提出“ 一物之理即万物之理” [6](同上,卷十五),而人与物同为一理,理成为万物的本原。他们以理为世界的本体,认为“天地间无一物无阴阳” [7](同上),强调人类也应类法自然,以期“明于庶物而察于人伦,务于穷神知化而能开物成务”[8](同上,卷十四)、“仁者浑然与物同体”。 [9](同上,卷十三)

朱熹继承了北宋诸子的理学思想,强调“理”是世界的本原,有“理”就有万物,万物发源于“理”。他说:“太极只是一个‘理’字。”[10](《朱子语类》卷一)“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11](同上)“合天地万物而言,只是一个理”。 [12](同上)可见,在朱熹的哲学世界里,理是构成万物的本体,有理而后有物,理在物先,甚至在万物之先。没有“理”就没有万物。他说:“太极只是天地万物之理……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此理。”[13](同上)“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14](同上)“若无太极,便不翻了天地!”[15](同上)“且如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16] (同上)

太极是理的总名,在此之下又各有太极、各具其理。他说:“在天地言,则天地中有太极;在万物言,则万物中各有太极。”[17](同上)天地之间凡物都是由理而派生,由理而变化、发展。“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18](同上)理生天地、生万物、载万物。朱熹认为理无处不在,大事有大事之理,小事有小事之理。他说:“小小之物,生理具悉。”[19](同上,卷九十七)理与气同时存在,但同原而异质,“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20](同上,卷一)理是本,气是形成万物的质,“先有个理了,却有气。气积为质,而性具焉”。[21] (同上)“性者,人生所禀之天理也”。 [22](《孟子集注》)但受禀于天理之气,物物不同。程颢说:“自理言之谓之天,自禀受言之谓之性。”[23](《宋元学案》卷十五)朱熹认同此说,认为性为与生俱来的资质,但因万物各具其理,物物禀受不同,资质各有不同。

(二)、陆九渊之心的来源

陆九渊的心学也来源于北方理学诸子,但其源头直承《大学》“正心”、孟子“四端”之心。

儒家重要经典《大学》,把心放在重要的位置:“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诚意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正心”是八目中的一条,强调要从个体开始,一步一步向外迈进,最终实现天下大同。可见,《大学》为陆九渊心学思想提供了丰富的滋养。孟子的仁爱思想也为陆九渊心学提供了养料。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24](《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的“四端”更为陆九渊的心学提供具体的参照。他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25](同上)此即人之本心。“四端”表现人的四种处世态度或情感,即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以此与仁、义、礼、智相对应。“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26](同上)可见,恻隐、羞恶、辞让、是非是判别人之所以为人的依据。没有“四端”之心,就没有仁、义、礼、智的外在表现,就无法成为人。如何实现物我观照,孟子提出的办法是:“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27](《孟子?尽心上》)汉儒赵岐注“物,事也;我,身也”。意思是说,世界上万事万物之理由天赋予了我,而我也完全具备了这种应万物之理的性分。

[更多]武夷资讯
[更多]专题报道
[更多]一带一路
[更多]清新武夷
[更多]魅力武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