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ddd
当前位置:首页 > 朱子之路
“朱子理学”之历史地位(上)
2017-12-28 10:38:35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王俊杰  

“朱子理学”集儒道理学之大成,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主要体现在:

1、官方哲学。

“朱子理学”于南宋中期后集成,也历经磨难。由于该学说广泛传播到朝廷和民间,形成一股抗金复国、黜奸任贤、为民请命的政治势力,触动了皇帝以及一批奸佞近臣所实行的投降苟安、专权独裁、盘剥百姓的施政,被统治者打成“伪学”,实施“党禁”,遭受文化专制和政治迫害。

朱熹含冤去世后,社会崇儒信理风潮不断掀起,加上许多理学家极力推崇,南宋晚期的君皇也逐渐体悟到:“朱子理学”“有补于治道”,“历万世而无弊”。即有益于治理国家,是“理政良规”。于是开禁“朱子理学”,为朱熹平反昭雪,尊为太师、文公,追封信国公、徽国公,从祀庙堂,将“朱子理学”树为官学。

元朝,追封朱熹为齐国公,建朱子文庙,确立“朱子理学”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地位,以及科举诏考的答题标准。

明朝,把崇尚儒学及“朱子理学”作为治国之策,并定为科举取士之书。

清朝,钦定“朱子理学”为国学,是治国安民的主导思想,又编撰《朱子全书》颁行全国。

这些说明,从晚宋到前清的7百多年间,有利于维护和巩固封建制度以及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的“朱子理学”,备至尊崇和彰扬,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官方统治思想、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传统文化的主体地位。

2、民族文化。

在中国文化史上,朱熹不仅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宋以及宋以前的以儒家仁义道德、治国平天下为主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而且在总结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发展的需要,进行综合性、多方面的创新。

正如清朝著名学者全祖望,高度评价“朱子理学”是“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称之为致广大,即他对中国哲学、中国思想史中的重要哲学范畴、思想命题进行了广泛探求,他治学于经学、史学、佛学、道学、文学、礼学、乐律以致自然科学,无所不及;称之为尽精微,是他对各个哲学范畴、思想命题作出了比前人更加严密、系统和仔细的解释,对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观察,也有深入、严谨和细密的理解;称之为综罗百代,是他不仅集宋代理学之大成,而且重光儒学,集孔子以来学术思想之大成,把中国古代哲学发展到新的阶段。

又如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在所著的《朱子学提纲》中评论朱熹说:“在中国历史上,前古有孔子,近古有朱子,此两人,皆在中国学术思想史及中国文化史上发出莫大声光,留下莫大影响。旷观全史恐无第三人堪与伦比。孔子集前古学术思想之大成,开创儒学,成为中国文化传统中一主要骨干。北宋理学兴起,乃儒学之重光。朱子崛起南宋,不仅能集北宋以来理学之大成,并亦可谓其乃集孔子以下学术思想之大成。此两人,先后矗立,皆能汇纳群流,归之一趋。自有朱子,而后孔子以下之儒学,乃重获新生机,发挥新精神,直迄于今。”又说:“盖自有朱子,而儒学益臻光昌;自有朱子,而儒学几成独尊”,“吾国学术史上,中古唯一之伟人”。

钱穆还认为,宋朝以前的孔孟儒学,核心思想是以德为人,以仁为政,没有拓及宇宙及人性的本源问题,而佛教、道教在这两个问题上超过了儒学。这一状况一直到“朱子理学”的出现,解释了宇宙万物产生以及人的心性内涵,儒学才战胜了佛学和道学。

由于受时代的限制,“朱子理学”缺乏民主与科学的精神,同现代社会不相适应,于是在民国初期,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冲击。但是,“朱子理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积极因素,因此,在中华大地,同新文化运动相辅行的,是儒学复兴思潮。一大批国学大师,力图用儒家学说融合汇通西学,并且接续包括“朱子理学”在内的宋明理学,在自然界与社会两个领域,启蒙科学思想,完善人的道德,展示现代新儒学。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得到新的发展,“朱子理学”重放光辉,众多专家、学者展开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出版了大量宏文巨著,多次举办了国内外朱子文化交流活动,不断召开了具有重大影响的“朱子理学”的学术会议,有力地推进了朱子文化的传播和弘扬。

特别在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中,开展了影响广泛而深远的朱子文化论坛,还由两岸学界、教育界和朱氏宗亲共同携手的跨越海峡的“朱子之路”活动,进一步宣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增进了一个中国的认同和共识。

实践证明,在我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孔子和朱熹代表着儒家思想发展的两个里程碑,是中国封建社会两位文化巨人。著名史学家蔡尚思教授,题词武夷山“朱熹纪念馆”,正是恰切地表达了朱熹和“朱子理学”在中国学术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历史地位:

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林克敏)

[更多]武夷资讯
[更多]专题报道
[更多]一带一路
[更多]清新武夷
[更多]魅力武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