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ddd
当前位置:首页 > 万里茶道>
武夷岩茶书写传奇
2018-10-23 11:29:23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王俊杰  

今天,无论你走到武夷山哪里,迎接你的都是一杯杯热腾腾、香喷喷的武夷岩茶,使人感到一股股暖洋洋的盛情。改革开放40年来,武夷岩茶已融入武夷山人的日常生活,成为武夷山人的热情待客礼仪。


好山好水出好茶


武夷岩茶的兴盛,受益于其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一棵茶树,从种子落地的一刻,就注定要与这块土地生生相息。武夷岩茶能一直保持独特的“岩韵”,与广大茶农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青山绿水息息相关。


大量开垦茶山会造成水土流失。早在2008年,武夷山市就出台政策严控无序开山种茶行为。政府利用卫星定位、无人机巡查、人工勘察等方式,对违规违法茶山进行全面监控,一经发现即拔除茶苗,改种有利于涵养水源的阔叶树种。


今年,武夷山市再出重拳,对山场建档立卡,明确责任人及义务,并成立10个茶山整治协调督促组进行督查问责,一批犯罪嫌疑人纷纷落网。一系列措施和行动引起极大反响,群众对开垦“两违”茶山危害性的认识有了提高。红星村茶农程诗海说:“长痛不如短痛。看到辛苦种植的茶树被全部拔除,心里疼痛,但想到破坏生态就是断了子孙的饭碗,又豁然开朗起来。”


退茶种树不仅让茶农提高了生态保护意识,也促进了种茶制茶理念的提升。做生态茶、放心茶、精品茶,这样的茶叶才会有市场。武夷山茶农深谙好茶离不开绿水青山的道理,纷纷走以质取胜之路,改造高标准生态茶园,把茶产业做大做强,这为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扫清了障碍。


1999年,武夷山戴上了“双世遗”的桂冠。 伴随着旅游业发展和以“大红袍”为核心的茶文化推广,武夷岩茶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特有的品质魅力,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掀起一股武夷岩茶热。


文化是“茶韵”的底


近年来,武夷山茶文化在全国各地的推广力度前所未有。1990年至2003年,武夷山共举办了六届武夷岩茶节。以“浪漫武夷、风雅茶韵”为主题,广泛组织茶文化表演团体和茶企参加国内外茶业展览展销活动,走进全国几十个城市和港澳台地区,利用海峡两岸茶博会10多年在武夷山固定举办的有利契机,全方位展现武夷茶文化的深厚内涵和底蕴。2008年,武夷山市政府斥资1.9亿元,建成一座集中展示武夷茶的历史、传说和制作工艺的茶博园,让大家领略到武夷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诱人的岩骨花香,同时建成第一个数字化的茶文化旅游体验中心。2010年,武夷山耗资1.5亿元,借助张艺谋、王潮歌和樊跃“印象铁三角”的高水平创意策划,推出《印象大红袍》山水实景演出,把悠远厚重的茶文化内涵用艺术形式包装呈现。


此外,武夷山还充分挖掘武夷岩茶历史,用文化元素包装茶叶产品,使营销模式从传统的橱窗式、订单式营销,向多元化茶文化、茶旅融合营销转变。如今,走在武夷山的大街小巷,几乎每个茶农介绍起茶文化来都能津津乐道。


茶产业发展带动了乡村振兴


40年来,以大红袍为代表的武夷岩茶,给茶农、茶企带来无穷福祉。


武夷山现有茶园面积近15万亩,涉茶人数达8万余人,拥有茶企5800多家,其中龙头企业15家,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500多家,武夷岩茶产量由1980年代初的320吨达到去年的9800多吨。武夷山茶产业链也在由第一产业茶叶生产,向第二产业茶饮料、茶叶深加工和第三产业茶文化、茶艺、茶馆、茶旅游等方向延伸和扩展。去年,武夷山涉茶产业总产值达60多亿元,带动旅游总收入达240亿元,茶农的人均收入由40年前的30多元增加到现在的3万余元。


“茶产业发展带动了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格局已在武夷山市逐渐形成。”地处国家自然保护区核心部位的桐木村最具典型。回乡创业大学生、原村主任胡永飞说,“全村430户,几乎家家户户从事茶产业,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如今,盖新房、买新车在桐木村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村民的生活幸福感有了质的飞跃,去年人均收入达20810元。


对于茶产业翻天覆地的变化,龙头茶企的武夷星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政协委员何一心十分感慨:“当年,农民卖茶给我,是挑着担子、拉着板车来的;2003年起,就有人骑着摩托车、开着拖拉机来;2007年后,皮卡车、小车开来了;而现在,几乎都是开小车来送茶青或毛茶的。”


如果把大红袍看作是一种经济作物,它正不断地增加着地方和茶农们的收入;如果把它看作一种健康时尚的饮料,它正悄然地改变着人们生活的方式和理念;如果把它看作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已深深融入了这座城市的血脉。以大红袍为代表的武夷岩茶,将伴随着武夷山水,不断续写新的传奇。(熊慎端)


[更多]武夷资讯
[更多]专题报道
[更多]一带一路
[更多]清新武夷
[更多]魅力武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