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ddd
当前位置:首页 > 朱子之路>
朱熹教育革新的启示(下)
2018-11-01 08:43:34  来源:闽北日报  责任编辑:王俊杰  

朱熹留下了丰富的教育遗产。它对于我国当代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我们把目光投向西方的同时,更应反求自身,总结和学习传统的教育经验,结合实际加以创造性弘扬。我想朱熹教育改革做法,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肯定:


(一)德育为先


1985年、1994年、2000年、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三番五次下文,要求学校加强德育工作,并把它作为评价一个地区、一所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孔门四科德行、政事、文学、言语,德为先。朱熹反复说,国家教育“所以必立德行之科,德行之于人大矣。……故古之教者莫不以是为先。”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也是为学之本。学校的德育工作应从“三全”上下力气:一是全员。所有从事教育的教职员工,都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天职,都是德育工作的主体,不能只教书不育人。把德育工作当作是政工部门和政治老师乃至班主任的事,都是未尽为人师表之责,那样只能使学校行政化愈发严重。二是全程。要把德育贯穿到教育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从学生的行为举止到各门知识学习的全过程,让学生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三是全力。学校要把德育工作抓好,主管部门要建立简易有效的德育评价体系,利用人工智能手段,将学生和教职员工德育情况及时反映,高考的内容和录用要体现和突出德育,改变“选分不选德”的状况,全力将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二)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是朱子修养论,也是认识论与方法论。钱穆先生指出,“朱子思想,以论格物穷理最为后人之重视,亦最为后人所争论”。格物一词,见于《大学》。而“格物致知”的理论是朱子对儒学的重要贡献之一。朱子认为古本《大学》颇有错简,遂重新修改,将其分为经一章、传十章。他发现传之第五章已亡失,于是“窃取程子之意以补之”。朱子的“格物致知”就其目标而言,即物穷理,体悟天性,依循天理,知不善之不当为而不为;就其对象而言,指“凡天下之物”都应格;就其方法而言“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必须“用力之久”。就其预期成效方面,使“知物之表里精髓无不到”达成“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的目标。朱子提出了一条向外求知的方法,通过实践求理,获得真知,不断格物,不断进步,从而认识自然和社会的规律。如果撇开其客观唯心主义的成分,这一理论与毛泽东主席所表述的认识总规律十分相似,“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朱子对“格物致知”理论身体力行,上“格”天文地理,下“格”飞禽走兽,获得令人瞠目结舌的真理判断。他发现了化石、雪花六边形、悬棺所葬的是部落酋长等科学事实。他自制浑天仪,观测天象,得出“东方星云说”的结论,比西方天文学家开普勒早上四五百年。他对周易研究的成果,特别是那张阴阳回环相抱古太极图,极大影响了波尔和莱布尼茨,而前者创立了量子互补理论,后者则是电子计算机基础二进位制的创立者。英国科技史家、中国科学史之世界权威李约瑟早在半个世纪前就指出,“朱熹是一位深入观察各种自然现象的自然学家”。《万历十五年》的作者黄仁宇说:“朱熹在没有产生一个牛顿型的宇宙观之前,先产生了一个爱因斯坦型的‘宇宙观’”。这说明朱子“格物致知”的要求不仅是道德层面的,反而更多属于知识层面。值得指出的是朱子这一理论还具有实践的品格。他强调知行相须,穷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践其实,“故圣贤教人,必须以穷理为先,而力行以铭之”,“学贵践行”。


作为朱子教育思想重要内容的“格物致知”理论,长期以来被束之高阁,被认为不过是“尊德性”之论。坚持中国特色教育发展道路,理应把“格物致知”摆上应有的位置发扬光大。第一,要把“格物致知”作为认识论。既作为立德树人的指导原则,又作为探索追求科技知识的方针,为中国特色教育的指导思想提供涵养和补充。第二,要把“格物致知”作为方法论。以其为人才培养,道德养成的起点,也作为道德完善,知识进步的目标,更当作手段,对事物的了解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循环往复,循序渐进。“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日既多,然后脱然在贯通处”,使“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第三,要把“格物致知”作为功夫论。正因为朱子把格物致知的对象确定为所有天下之物,要求“格”之其极,“今也必须为僧家之行脚,接四方之贤士,察四方之事情,览山川之形势,观古今兴亡治乱得失之迹,这道理方得周遍”。读书成才要动脑,更要动手,贵在实践,让孩子们的人生变成行动的人生。


(三)生命教育


应试教育像一座大山,压得孩子们没有童年,没有欢乐,没有兴趣,没有创造性。“在不该认字的年龄认字,在不该算数的年龄算数,美其名曰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而素质教育的所有能力训练,到最后都成了应试工具。这极大摧残了孩子们的身心,以致于一旦考上了,反而茫然不知所措,几乎每所高校都有轻生的事件发生,而这些学子往往不是“不用功”的“坏学生”,而是心理严重压抑,用功学习的“好学生”。


朱子的教育思想本质上是生命教育学说。他的核心观念是易传的“生生”与孔子的“仁”。从先秦开始,圣贤就重视人生,儒家更重“仁”,把“仁”作为“仁义礼智”四德之首,并包括其余之德。朱子说,“孔门之学,所以必以求仁义为先,盖此是万理之源,万事之本”,“如《大学》致知、格物,所以求仁也;《中庸》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力行,亦所以求仁也”。但是朱子将“仁”的观点发展到极致,构建了“仁”的形而上学的本体论体系,阐述了“仁”与“理”,“仁”与“心”,“仁”与“生”的关系,将人道与天道贯通起来,释仁为“心之德、爱之理”,指出“仁者,人也”;仁字有生意,是言人之生道也。钱穆先生说,“朱子专就心之生处,心之仁处着眼,至是而宇宙万物乃得通为一体。当知从来儒家发挥仁字到此境界者,正惟朱子一人。”朱子认为实现了仁的境界,就能得到“至乐”,就能达到“天人合一”,把握生命、体验生命、理解生命、化育生命、提升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使生命趋向至善。这是朱子教育思想的根本精神,朱子所有教育理论和实践都是围绕这一核心展开。


借鉴朱子的生命教育理论,我们应当,第一,加强人文情怀,生命尊严。学生的身心健康高于一切,发展生命、提升生命作为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决不能把学生视为产品,决不能把学校当作工厂,要把所有的孩子视为己出,让他们生命如鲜花一样沐浴春风雨露盛开。第二,加强素质教育,全面发展。要把教育主管部门关于素质教育的好主张落实到实处,将音乐、体育、绘画、美学等全面发展的课程作为必修课,让德智体美劳的培训回到课堂,回到学校,而不是交给家长和社会,然后隔山打鼓形式主义般整顿。第三,加强修学、研学,让学生在游历山川中,领略中华民族丰厚的自然文化遗产,寓教于乐,而不是像有些学校连春游都不敢组织,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民族传统丢失了。(张建光)

[更多]武夷资讯
[更多]专题报道
[更多]一带一路
[更多]清新武夷
[更多]魅力武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