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dddd
当前位置:首页 > 魅力武夷>
神茶清水武夷山(上)
2019-01-31 09:40:10  来源:武夷微发布  责任编辑:王俊杰  

大红袍


武夷山遥远而神幻,大红袍却随处可见。北京的街头,有专卖大红袍的门店,红招牌、红字,因着名字的喜庆、琅琅上口,让人一下子联想起韩再芬姐姐,转步甩袖,在悠扬的黄梅调里唱一出《女驸马》名段:“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中状元,着红袍,帽插宫花好啊好新鲜……”


金榜题名已为大喜,竟然还是个状元公,穿上了大红袍,世上能有什么比这个更牛叉、更福气、更幸运的呢?再把茶叶干脆叫大红袍,大吉大利、大红大紫,真是想不火都不行。


大红袍的来历、传播、影响,和状元公密不可分。


明洪武十八年(1385),举子丁显赴京赶考,路过武夷山,突然生病,腹痛难忍,巧遇天心永乐禅寺和尚,和尚取茶叶泡给他喝,病痛即止。得中状元,丁显前来致谢,问及茶叶出处,脱下身上的大红袍绕茶丛三圈,将它披在茶树上,大红袍由此而出。丁显拿锡罐装取武夷岩茶大红袍回京,恰遇皇后得病,百医无效,便取出那罐茶叶献上,皇后饮后身体渐复,皇上大喜,赐红袍一件命丁显亲往九龙窠披在茶树上以示龙恩,同时派人看管,采制茶叶悉数进贡,不得私匿。大红袍盛名远扬。


大红袍还内含了信心,毕竟状元公、大红袍,不是谁都可以附会上的,靠的是自身得天独厚的实力。


我对于茶道向来没有太多的研究,除非写小说,临时突击补一补。家居、访客,喝得最多的是绿茶,碧螺春、龙井、毛峰、毛尖,青碧澄明,有就喝,没有也不挂念。十五年前去海南兴隆,喝到了黑溜溜的苦丁茶,据说最能去火,买回来,却由于太苦,不能适应,后来全扔掉了。印象顶深。再要去哪里,我都不会跟风买茶叶了,讲的是随缘。朋友送的茶礼包,倒也源源不断。


无茶不欢,无茶不聚,我们是茶饮大国啊!


中国茶大体分六类,绿茶、红茶、乌龙茶(青茶)、黑茶、黄茶、白茶。得最多的是前三种。普洱茶名义上属黑茶,不过它的绿茶、红茶也都有了。普洱热大概是 21 世纪初吧,记得那时和北大的陈晓明、张颐武等教授一块吃饭,他们点名要的都是普洱茶,没有二样。十多年来,我的饭局一半就是喝普洱。普洱茶汤色红亮,滋味厚醇,颊齿生香,可惜喝多了容易腻,需要佐以淡淡的绿茶、白茶来对冲。


最好的茶都长在深山之中。十大名茶里带着山名的在一半以上。武夷岩茶居其一,它是乌龙茶的代表、源头。大红袍堪称武夷岩茶中“皇冠上的明珠”。第一次喝大红袍,看它类似普洱茶,呈琥珀色,金光灿灿,我就当它是红茶了。没想过、也不知道这种茶和武夷山有什么联系。


茶是大师兄从福建带来的,一整箱的名品,肉桂、水仙、夜来香、醉海棠、白鸡冠、铁罗汉,甚至有金骏眉、银骏眉。课余,大师兄在群里吆喝,他的茶室开张,小茶杯依次摆开,茶案、茶壶、茶盅、盖碗,一应俱全,他取出一小袋茶叶,熟练地煮水、烫杯、泡茶、过滤、倒茶,很细心,很耐心,精致地过度光阴。


我们一小杯接一小杯,喝得东倒西歪。这种茶“味纯而近禅”,喝进去上下通明,消解斗志,喝再多,从无腻意。


大师兄谈天说地,句句不离茶,我们没有实地的体会,听得云里雾里,心中敬佩不已,想着自己何时能像他,做个茶博士。


武夷山茶博会,大师兄在老家招呼,我乘兴而去,跟着他在峡谷山涧穿行多天,把他几十年来在武夷山探索到的精华线路,浓缩为几日间的旅途,一口气逛到,这才发现大红袍和武夷山结合得如此紧密,武夷山因为有大红袍,才有了清贵的品质,有了魂,有了根,有了脚,插上翅膀,走遍世界,深入腹心,而区别于其他名山。


泰山胜于封禅,五台山胜于寺庙,武当山胜于道观,都是带了人气烟火的,需要大山衬托和护卫,它们不能走出大山,和外界直接相连。


武夷山例外,赤壁丹崖,山谷山腰种满茶树,沟谷深长、陡立,茶树低矮、繁旺,山养茶,茶养山,岩下是林,林下是石,云蒸雾罩,溪水潺潺。


在我有限的视界中,很少有像大红袍这样以茶汤的颜色来命名的茶叶了。


难道是这里火红的岩壤,才造就大红袍茶汤的红亮?连水塘上枯败的荷叶杆,都带着一抹红。九曲溪中的红眼鱼呢?眼睛和尾巴全红,鳞片似皮,软的,可吃。武夷山的土著们,皮肤也比别地的红。


一方水土养一方神灵,如果不是这种沙砾岩层沉积出的丹霞地貌,会孕育出长在其上的大红袍吗?


我们在九龙窠,看到了树龄达三百多岁的大红袍母树,仅仅三棵六株。说是树,其实是一丛灌木,巴掌大的一块,立在赤红色山崖的半腰,离地两三层楼高,堆土,筑起砖墙围抱。崖壁横凿水槽,山中泉水沿槽缓缓下流,直抵树根。旁边悬崖上刻字,对面崖下有茶榭、护栏、石碑,有专人看护。歇脚的不许攀崖,更不许采摘。


每年的四月底五月初,当地人都要在这里搭台、竖幡、设案,插上香烛,身穿红黄礼服,供奉水果、美酒、点心,跪祭山神、茶神。这时候是采茶的最佳季。


1994 年武夷山茶叶研究所采制大红袍母树上的茶叶,日期就是 5 月 6 号、10 号和 16 号。


6 号采的是 3、4 号茶树。上午九点开始,九点四十结束。天晴,“得茶青 3.8市斤,制成茶 8 大两(含茶梗)”。10 号采 2、6 号树。上午十点半开始,一小时后结束。天气阴转雨,“得茶青 5.2 市斤,制成茶 1.1 市斤(含茶梗)”。16 号采 1、5 号树,上午十点开始,只用了 25 分钟采完。天气阴转多云,“得茶青 1.2市斤,成茶 3 大两(含茶梗)”。


制茶的工序基本一致。清崇安(今武夷山市)县令陆廷灿《续茶经》引述王草堂《茶说》云:“茶采后,以竹筐匀铺,架于风日中,名曰晒青,俟其青色渐收,然后再加炒焙。阳羡芥片,只蒸不炒,火焙以成,松萝、龙井皆炒而不焙,故其色纯。独武夷炒焙兼施,烹出之时,半青半红,青者乃炒色,红者乃焙色也。茶采而摊,摊而摇,香气发即炒,过时不及皆不可。既炒既焙,复拣去老叶、枝蒂,使之一色。”


6 号树的茶青,加工后到次日清晨六点多已经香气十足。继续炒青、揉捻、烘焙、走水焙干、摊凉、烘干,至 8 点半,烘焙结束,才做出可以泡用的八两茶叶。


2005 年 5 月 3 日,大红袍母树最后一次采摘,制成的 20 克茶叶,送往国家博物馆珍藏后,就不再采摘了,成为母树茶叶的“绝版”。当年的 20 克武夷山母树大红袍,曾拍出 20.8 万的高价。因其“味甘泽而气馥郁,去绿茶之苦,乏红茶之涩,性和不寒,久藏不坏,香久益清,味久益醇,叶缘朱红,叶底软亮,具绿叶红镶边之特征,茶汤金黄或橙黄色,清沏艳明。其香气馥郁,具幽兰之胜,锐则浓长,清则幽远,滋味浓而醇厚,鲜滑回甘,有‘味轻醍醐,香薄兰芷’之感,所谓‘品具岩骨花香之胜’即此意境”。


武夷山 36 峰、99 岩均产茶叶,茶叶买卖盛于明清,当地许多大户,就靠卖茶发家。而外面的商人舍亲离家,不远万里,来这里贩茶叶,所走的路类似于四川、云南的茶马古道。


这一支是向北,经汉口、洛阳、太原,出张家口、内蒙古、西伯利亚,直达莫斯科、圣彼得堡。南下是去厦门、广州,通往欧洲和东南亚各国。


那时候武夷山茶叶受到欧洲皇室和俄罗斯上层的喜爱,喝工夫茶是一大雅好,蔚然成风,帮着那些爱吃大肉的北方人化解多少脂肪与毒素!


我们来到著名的下梅村,山西作家鲁顺民先生介绍,内蒙古边境上一度堆满了骆驼的死尸,就是他们晋商的劳绩。晋商带着茶叶从下梅村出发,长途跋涉上万里,来到边关,遇上大兵压境,驼队不堪一击,不少人亡命他乡。幸运的离家一去十几、几十年,赚满钱袋子,叶落归根,享受天伦之乐,但那也已物是人非了。林心如主演的电视剧《大祠堂》、韩再芬主演的黄梅戏《徽州往事》,讲徽商及其家人离乱,就是演绎这类悲剧。


如果不是来晋商从业的起点下梅村走一走、看一看,我对过去的商人成年累月不能回家,是很难理解和想象的。


在那种没有路,没有现代交通,全靠两条腿、几匹马翻越崇山峻岭的年代,种茶、采茶、制茶、贩运、售卖人的艰辛,后人在茶室里聚坐品谈时,何尝知解一二?


我们在朋友介绍的一家公司,看到了成箱成箱的大红袍,散装的、袋装的箱装的。其中上品,据说都由品质较优的名枞,如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半天腰、北斗、奇丹,依着“岩骨花香”的原理拼配而成。


武夷岩茶比其他地方的品种都要丰富,多到千百种,像月中桂、素心兰、佛手、石乳、紫笋、不知春、白牡丹、不见天、金柳条、白瑞香、瓜子金……细分的茶名,和味道,和脾性,和生长地有关。


我们砍不了价,少的买了一千多块,多的也买了三五千元,装进纸箱、料袋,满载而归。(蒋泥)

[更多]武夷资讯
[更多]专题报道
[更多]一带一路
[更多]清新武夷
[更多]魅力武夷